【一線講述】
(資料圖片)
聽四位規劃師講述美化城市居住環境的故事——
共筑“幸福家”,同圓“宜居夢”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不論在城市還是在鄉村,一個整潔便利、亮麗溫馨的居住環境,總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為此,本版連續兩期,分別聚焦城市、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您共同感受環繞在身邊的“幸福味道”。
放眼全國,有很多規劃師踴躍參與到城市居住環境改善的過程之中,為實現“宜居夢”貢獻力量。我們約請四位一線規劃、設計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盤活空間資源,在城市中打造美麗家園。
社區微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感
講述人: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詳細規劃所工程師?王若冰
今年夏天,剛入職兩年的我加入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責任規劃師團隊,在師父張晨的帶領下,和同事們一起走進芍藥居二社區,對軍休所樓前的小微場地進行更新改造。
初次來到場地調研,還真有點“摸不著頭腦”:軍休所兩棟樓里超過30%的居民是老年人,日常活動空間很小、空間利用率也低,這塊場地怎么改造才適合他們的需求?在師父指導下,我從了解居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通過駐場觀察、入戶訪談、繪制“問題地圖”等多種方式,了解了他們的訴求和期待,也收獲了很多信任與鼓舞。
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向屬地政府機關、物業、軍休所和居民多次征求意見,提出了在高臺綠地上增設活動場地,增加老年人健身環道,修繕無障礙輪椅坡道等精細化改造方案。這個方案基本能解決老年人健身、出行、休憩的需求,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通過這次工作,我感到收獲滿滿。
記得剛入職時,我對責任規劃師的工作充滿好奇。我發現同事們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下基層、進社區,與居民面對面地交流。我慢慢了解到,這份工作對專業技術、溝通水平、協調能力都有著很高的要求,一個個家門口的小問題,背后往往隱藏著復雜的因果關系,除了給出技術方案外,還需要多方主體反復協商、細致考量。
在我加入團隊之前,師父和同事們已經與朝陽區太陽宮鄉政府、各個社區密切協作了四年,先后完成了包括紅芍好鄰里小廣場更新、太陽粒子能量場更新改造等多項工作。在實施軍休所樓前空間改造項目時,我們和交通、市政、景觀等多個專業的同事一起出謀劃策,提出了讓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在一點點進步著,留下了扎根基層、鍛煉成長的堅實足跡。
正是在和大爺大媽們“聊家常”的過程中,我領悟到,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幫屬地居民解決實際問題,居民提出的訴求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產生的,只有換位思考才能更清晰地體會到他們的痛點和難處。
在我們的工作中,情懷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在烈日下測繪,在深夜趕制方案,向一家一戶敲門征求意見,將一點一滴訴求體現在方案中……記得在完成軍休所樓前空間改造方案的那天,軍人干部黃奶奶將珍藏多年的黨員徽章送給了我,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被認可的喜悅與滿足。
前些天,我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感觸很深。10年來,無數規劃師前輩深入鄉鎮農村、歷史街區、胡同院落,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成為連接政府、社會、居民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實際行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青年規劃師也會懷揣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基層,矢志探索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有效路徑。
小朋友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使用掌上電腦觀看城市建筑功能講解演示。新華社發
美學與煙火在這里融匯
講述人:四川省成都市社區規劃師團隊“大城小村”主理人?李棣
我在成都長大,是一個喜歡想些新點子的建筑師。長大后,又去了德國留學,主修建筑學和城市設計。2019年,我回國創業,遇到了一群滿懷希望的建筑師、藝術家、社會工作者。大家一起參與社區改造,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興趣、碰撞靈感、追逐夢想。
留學時,我曾跟隨導師在歐洲一些城市的老街巷調研,這些老街頗有歷史,雖然有些陳舊,但居民們都樂在其中。我們和當地居民一起探討老社區未來的發展,并吸納他們的建議、訴求,融入相關規劃設計之中。這樣的城市建設模式令人耳目一新,為冰冷的規劃圖紙和堅硬的鋼筋材料增添了溫度與色彩。
回國之后,我欣喜得知成都也在推行注重居民充分參與的社區改造模式。我心想,幾年所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2018年,成都開始推行社區規劃師制度,為每個社區匹配多位專業設計師,協助社區開展更多新項目。得此契機,我來到位于成都主城區的興蓉社區,與其他同事一起參與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社區更新實踐項目。
最具挑戰的工作不是專業規劃,而是引導居民參與到社區設計中來。一開始,居民們并不積極,在表達個人想法時也顯得拘謹。
怎么讓大家打開心扉呢?我們嘗試了很多辦法。
比如,引導居民在大白布上畫出自己心中的理想社區,通過簡易游戲鼓勵父母帶著孩子在沙盤上完成社區搭建,等等。去年,我們還將元宇宙概念和社區規劃相結合,讓居民戴上VR眼鏡,在社區的數字孿生模型上觀摩社區虛擬規劃,讓一些奇思妙想充分表達、落地生根。當然,孩子們總是最積極的。他們搶著參與,過了一把房屋改造的癮。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效果逐漸顯現。居民們變得積極主動,定期參與社區規劃活動成了生活新習慣。在規劃設計中,無論是孩子們想要的兒童樂園,中青年想要的社交空間,還是老年人想要的無障礙通道,都被清晰標注,規劃藍圖成為融匯多元智慧的集合體。
在我們參與的老社區更新改造中,沒有粗放的大拆大建,而是在充分尊重歷史和居民訴求的基礎上,將街巷的肌理、城市的文脈與生活的氣息融為一體。放眼整個成都,無論是涌動著時代潮流的猛追灣,還是充滿藝術范兒的玉林,或是市井氣息濃郁的肖家河,都將美學和煙火和諧地融于一體,讓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待逐一實現。
我想,鼓勵居民參與社區改造,正是成都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實現自我更新過程中最人性化的形象表達。
北京市豐臺區方莊街道芳城園一區的居民在改造后的社區公園內休閑。新華社發
守一片歷史街區 護一方人民福祉
講述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城市規劃師?陳雙辰
我是個喜歡懷舊的人,孩提時家鄉的老屋、庭院的古槐時常會闖入我的夢鄉。加之父親曾是一名歷史老師,耳濡目染間,我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求學期間,我選擇了建筑歷史與理論專業。擇業時,我成為一名城市規劃師,參與到一些歷史文化街區的規劃與改造之中。
剛入職時,我去過一些古城調研。行走其中,既感慨當地歷史的深厚,又常被居民們窘迫的生活環境觸動:有些人家沒有馬桶,有些還用煤球取暖做飯,有些則一遇雨天,難以出行。
這些見聞讓我認識到,歷史文化街區的活態化保護是多么重要。唯有以人民為中心,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在保護與發展中找到平衡點,才能讓老街區煥發新活力。而這,正是一名城市規劃師的職責所在。
2017年,我來到福建省莆田市,參與歷史文化名城街區的申報、保護與規劃。來之前,我做了不少案頭工作,通過查閱浩繁的資料,我得知莆田是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重鎮。莆田保留下來的兩片著名街區歷史悠久,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問題,比如,一些具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筑沒有納入保護名錄,街區內生活設施簡陋,等等。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在興化府歷史街區走街串巷,棟棟調研、戶戶走訪,記錄老房子的歷史信息,聽取居民的真實訴求。經過一次又一次研究、分析與“頭腦風暴”后,最終,本著“保城為民、護城有民、還城于民”的原則,制訂了明確具體的保護規劃方案。按照方案,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比如,當地啟動了相關修繕與配套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公廁、垃圾收集點、消防設施等得以完善,居民的出行、生活更便利。
與興化府街區不同,蘿苜田歷史文化街區整體保存好,現代建筑少,街區原住民多,民俗活動較豐富。所以,我們采取了引導公眾參與,借助社會力量改善環境的設計方案。當地將一些古跡舊址修繕一新,作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及未成年人活動中心等。此外,還舉辦了漢服節系列活動、青少年繪畫比賽等一系列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如今,這片街區成了網紅打卡地,向八方來客遞上一張莆田獨有的“金名片”。
守護一片歷史街區,為了一方人民福祉。作為一名青年城市規劃師,我還會走進更多的古城、街區,讓規劃與設計為城市添彩,為生活增色。
為城市設計“特有的樣子”
講述人:廣東省廣州市市政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工程師?張楠
我一直從事城市設計工作,一路走來,深感一座城市要讓人記得住、住得好,必須要有“靈魂”,也就是自己的風土人情、自然稟賦。廣州也一樣,它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又有宜人的南國風光,這樣的特色被我們融入具體的設計理念中。為了進一步適應城市設計的需要,我們還成立了美麗城鎮建設團隊,將一系列設計構想付諸實施。
廣州市閱江西路與獵德大橋路段改造后的景色。光明圖片
2016年,我們團隊籌劃了一系列有關綠色城市建設的改造提升項目,其中一個子項目在海珠區。為了更好地了解情況,因地制宜開展規劃,我們進行了深入調研。一天,我們在走訪中遇到了一位年長的市民,當得知我們的工作內容后,他皺著眉頭說:“全國的城市長得大同小異,到處都是柏油路、立交橋、高樓大廈,能不能有點兒自己的特色?就說這路面上的井蓋,都基本一樣。”市民們類似的想法還有很多,他們期待著城市有變化,更加有個性。這些反饋讓我們意識到,城市設計不僅是為了翻新維護,更應該體現城市特色,傳承當地的歷史文脈。
由此,我們確定了“以人為本,傳承文化”的設計理念。接下來的1個月里,我們每天沿江岸騎行近13公里,仔細觀察道路周邊的情況,從綠化帶的植被品種,到路邊的欄桿,再到道路上的井蓋,全都精確地做好記錄。其間,我們還特意“偶遇”散步的群眾或周邊商鋪店主,記錄下大伙兒期待中的“海珠印象”。
有了前期的調查,又經過3個月埋頭創作,我們對瀝青路面、護欄、井蓋、種植池等市政設施進行了全要素設計,融入了海珠區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獨具個性的市政景觀。比如,提取了“廣州”“廣府”兩組文字,提煉出“會展雄鷹”“濱江霓裳”等元素,汲取海珠濕地牌坊屋頂、廣州塔、帆船、珠江等元素,以現代建筑線條組成了城市“新圖騰”,打造了“廣府欄桿”“廣味欄桿”“海珠十景井蓋”等景觀。
此外,我們還參與了一系列老舊小區改造。改造期間,需要建設一個具有實用性的場地,但是不少樹木影響了道路鋪設,到底是伐掉,還是移植?經過探討,我們決定保留樹木,并特地設計了樹池,達到美化、保護的雙重效果。這樣一來,場地完善了,家園記憶也保留下來了。外出工作的人回到這里,不僅能享受宜居的生活空間,還能記住一份鄉愁。
城市設計者,是一個能從微觀角度觀察城市生活的職業。在一次又一次調研、探討、設計與施工中,我們肩負著深入群眾、貼近群眾的責任,也感受到守護城市文脈、彰顯城市特色的重要意義與價值。期待每一位市民,都能實現心中的宜居夢。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張景華、周洪雙、王思敏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21日?07版)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共筑“幸福家”,同圓“宜居夢”2022-12-21
- 鄉村足球:觀察2022-12-21
- 大連理工大學:勤儉節約成校園文明新風尚|2022-12-21
- 焦點消息!新冠嗓子疼有痰2022-12-21
- 抗原結果陰性準確嗎:環球消息2022-12-21
- 新冠病人可以吃巧克力嗎2022-12-21
- 梨膏糖對新冠有效果嗎2022-12-21
- 當前關注:銀行理財“破凈”潮下凈值化產品2022-12-20
- 接下來怎么拼免疫力?3分鐘教你全面提升免2022-12-20
- 請注意!監管部門提醒:這樣轉貸有風險!2022-12-20
- 天氣回暖+LNG供應穩定 歐洲天然氣價格回落2022-12-20
- 國產替代勢在必行 工業母機板塊站上風口2022-12-20
- 廣東多家企業春節前“逆向招工” 緩解用工2022-12-20
- 25歲就開始規劃養老的年輕人:左手保險、右2022-12-20
- 12部門聯合開展2023年春節期間“春暖農民工2022-12-20
- 觀焦點:2023年,全國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2022-12-20
- 世界微資訊!國家藥監局:我國布洛芬和對乙2022-12-20
- 價值30億!安彩高科與TCL中環子公司簽署光2022-12-20
- 滾動:暖心!退燒藥免費送 哈爾濱市一藥商2022-12-20
- 【世界報資訊】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持續2022-12-20
- 全國高效統籌 抗疫藥品全網統一調配2022-12-20
- 各地藥企開足馬力 加快生產保供應 熱點評2022-12-20
- 政府企業協同配合 進一步挖掘藥品產能 快訊2022-12-20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嚴查三類涉疫藥品、醫療2022-12-20
- 布魯斯特&欣旺 戰略合作簽約儀式2022-12-20
- 當前滾動:優優綠能沖擊IPO,綜合毛利率逐年2022-12-20
- 新動態:中電金信上線新企架,稱“滿足企業2022-12-20
- 戎么么1年內2次被罰,戎群蕾賣平價燕窩搶奶2022-12-20
- 實時焦點:聚焦投顧服務 湘財證券重磅推出2022-12-20
- 再獲權威認可!艾瑞澤8力斬“年度全優豪華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