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北站,距離無錫站約9公里,中國鐵路南北大動脈——京滬鐵路與江蘇省貨運鐵路網縱向中軸通道——新長鐵路在此接軌。春運期間,每天有100多趟貨運列車、60多對客運列車途經該站。
2025年鐵路春運逐漸迎來節前客流高峰。盡管列車數量增多,但和無錫站人來人往的熱鬧不同,無錫北站因為不下客,異常清冷,只有時不時呼嘯而過的列車擊穿寂靜,烘托著春運的氛圍。
在無錫,有這樣一支駐站民警隊伍,他們在漫長的歲月中,靜默地堅守在鐵路線上,只為旅客平安抵達。
駐站民警沈愉華正在進行巡線工作。王曄 攝
在上海鐵路公安處無錫站派出所無錫北警務室,駐站民警沈愉華正在穿戴反光馬甲、執法記錄儀等裝備。1989年,沈愉華從部隊轉業,成為無錫火車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2018年,無錫北警務室原駐站民警退休,急需一名民警頂上,沈愉華就來了。
跟隨沈愉華的腳步,一場穿田越村的巡線之旅就此展開。
“這是無錫北警務室的管轄鐵路線路,兩段全長31.13公里。”沈愉華說,駐站民警要每天分段巡線,每周全轄段覆蓋,春運、汛期等重要時期,還要加密巡查頻次,確保責任段重要設施、設備、部位等安全,列車能夠順暢、安全通過。
從警務室出發,經中惠大道,拐入村道,一路朝著京滬鐵路的方向疾馳,村道的盡頭是一片農田。沈愉華下車,沿著田埂,步行數百米,通道映入眼前。“這是專門供鐵路施工作業人員使用的通道,必須保持常鎖閉的狀態,防止非作業人員進入鐵路。”沈愉華檢查鎖扣正常,但有一兩段水泥護欄因長期“服役”出現裂縫,他記下這處隱患,報給鐵路工務段檢修。
民警沈愉華正在檢查鐵路施工作業人員使用的通道門是否緊閉。王曄 攝
向東南穿過一個涵洞,是第二個巡查段,該段鐵路護墻外是一片荒地,灌木雜草叢生。沈愉華撥開灌木叢,沿著墻根,仔細查看圍墻及墻頭的刺絲滾網有無損毀等情況。
沈愉華說,盡管采取“車巡”加“步巡”的方式。但大部分需要巡查的區域,車輛開不過去,只能自己用腳步蹚出小道。沈愉華最長的一次巡線,一個上午步巡了12公里,即便是寒冬臘月,一趟下來也已汗流浹背。
晴天一腿土、雨天半腿泥,常常是巡線民警的真實寫照。
巡線途中,會經過一個又一個社區或村莊。“無錫北警務室轄區鐵路段沿線分布了10多個社區、村莊。剛來的時候,我連村子的名字都沒聽過。到村里去,沒有一個人搭理。”沈愉華堅信一次生、兩次熟,一有時間就去入村走訪。不到1年,10多個社區、村莊全跑了個遍,他和村委主任、村民們漸漸熟絡起來。
入村走訪期間,沈愉華發現有的住戶或商戶的大門就沖著鐵路護墻,便決定發動群眾力量守護鐵路線。而大家和沈愉華熟識后,也很支持他的工作。看到有可疑的情況,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
接到村民反饋的線索,沈愉華立即行動。警民合作之下,及時發現、清除了多起安全隱患。
沈愉華正在巡線工作中。晴天一腿土、雨天半腿泥,常常是巡線民警的真實寫照。王曄 攝
沈愉華介紹,在無錫北站,駐站民警實行“周輪班”制。2個民警每人輪值一周,值班期間,吃住在站里,每天24小時時刻待命,遇有警情要快速出警。
“隨著持續的打擊整治和安保防護的升級,如今,貨盜早已不見蹤影。”沈愉華說,駐站民警接處的警情多以物體侵線、列車撞擊異物等事件為主,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夜間。
“往上海方向的某次列車在京滬鐵路1309公里處撞到異物!”2024年的一個夏日,凌晨3點多,沈愉華接到警情指令,立即和鐵路工務段工作人員前去處置。鐵路上沒有路燈,他們只能靠著手電筒的光,地毯式搜尋。最終,花了半個多小時找到被撞物體——一只流浪貓。
這樣的夜間出警,沈愉華已習以為常。“早點找到被撞物體,及時清理、處置完,下一趟列車才能順暢通行,旅客才能不延誤地抵達。”沈愉華說。
今年春運,是沈愉華在無錫北站駐站的第8個春運,加入警營后的第37個春運,也是他所保障的最后一個春運。
年華隨著一班班列車流走……已近耳順之年的沈愉華已數不清多少趟列車從身邊呼嘯而過,但他自己乘列車外出的次數卻屈指可數。“退休后,我希望也能成為列車上的普通乘客,和家人一起出去走走。”沈愉華說。(完)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