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縣供銷社在改革創新中持續激發新活力,讓服務“三農”有“廣度”,服務群眾生活有“溫度”,服務民營企業有“深度”,不斷打造服務新高地。
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要推動產品、技術、人才深入到田間地頭,深入到鄉間人民群眾的生活當中去。惠安縣供銷社強化“黨建+”融合發展思維,探索以“田園黨建”引領供銷服務提質增效,通過“晴耕雨讀”“田間倉庫”“農耕保姆”等載體,把組織建在田園、人才聚在田園、服務落在田園,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供銷社為農服務的“源動力”,展現出新時代供銷社的新形象。
輞川鎮是惠安的農業大鎮,農業企業數十家。輞川供銷社深化與農業企業的合作,依托農場既有建筑,把農資供應點設在田間地頭,既有利于農業企業通過供銷社集采獲得更優惠的價格和更有保障的質量,又有利于對采購的農資商品進行試用把關,把牢農資質量關,并對農戶購肥起到引導作用。此外,還初步構建了“鎮級農資配送中心+農資經銷商+村級代銷點”的農資供應體系,形成鎮區“15分鐘”配送服務圈。
農耕保姆服務是對農業生產方式、服務模式的全面革新。惠安聯合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惠安縣坤德農場,在輞川鎮設立首個“農耕保姆”服務站,為中小農戶提供從種到收、從技術服務到農產品收購的全程保姆式服務。服務站現配備插秧機、旋耕機、聯合收割機等各類農機裝備30臺,通過全托管服務和機械化作業,每畝地節省人工成本80%,節約種地成本超30%。僅2023年累計服務面積4000畝次、服務農戶2.2萬戶次,年節本增效200萬元以上,極大地提高了農戶種植糧食作物的積極性。
在當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下,惠安縣供銷社積極探索實踐利用惠盾供應鏈整合農村的人和農業的資源,一端與農場開展“訂單農業”合作,確保農產品適銷對路、物美價廉,一端利用自營和加盟的終端網點銷售,并發揮供應鏈的資源優勢支持農民“在家創業”,讓農產品有銷路,農民有收入,推動農村經濟實現內循環。2023年,惠盾供應鏈公司新增扶持農民“在家創業”網點12家。
惠安縣供銷社還發揮閩臺合作優勢,立足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積極探索臺資融合發展新途徑。大力推進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的企業產品進入供銷社系統服務網點,設專柜、鋪產品;領辦的惠安縣兩岸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利用供銷社系統網絡優勢,經營鳳來食品銷售專柜,實現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促進了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被總社認定為2022年度全國供銷社系統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此外,還聯合多個部門,建設集文旅導宣、惠臺融合、共享體驗為一體的惠安縣臺灣青年創業特色產品共享中心,在滿足惠臺經濟交流的同時,也成為惠安縣對臺、對外的形象展示窗口。
奮楫新征程,揚帆再出發。新時代吹響了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前進號角。惠安縣供銷社將繼續弘揚“扁擔精神”和“惠女精神”,堅守為農服務主責主業,進一步深化綜合改革,不斷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在服務鄉村振興進程中書寫新時代供銷社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孫少峰陸穎輝)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