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10月9日電(記者 王小軍)9日,記者從新疆農業科學院獲悉,新疆農業科學院水稻創新團隊選育的耐鹽堿水稻新粳5號,畝產首次突破700公斤。
有關專家,對新疆農業科學院水稻創新團隊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實施的“優質高產耐鹽堿水稻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百畝連片示范”進行現場實收測產。(新疆農業科學院提供)
9日,由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新疆農業科學院水稻創新團隊在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實施的“優質高產耐鹽堿水稻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百畝連片示范”進行現場實收測產。
測產地點為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皇宮村,這里也是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西北中心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水稻示范基地。
(新疆農業科學院提供)
眼前的一片片稻田,秸稈青青,稻穗卻是黃澄澄的,正是“青稈黃熟”的豐收景象。一路之隔的道路旁,白花花的鹽堿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
該示范田種了130畝優質高產耐鹽堿水稻,品種為新粳5號。經過實收、面積測量、機械收割、分袋稱量、水分測定、雜質扣除、產量計算等一系列嚴格規定的測產程序之后,由專家組組長、新疆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研究員王純武當場宣布“測產結果為畝產703.58公斤”。這意味著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耐鹽堿水稻單產突破700公斤。
“這一片地,三年前也是白花花的鹽堿地,今年氣候條件好,又有專家指導,耐鹽堿水稻品種畝產超過700公斤,現在我的耐鹽堿大米精包裝的一公斤能賣15元左右,每公斤高出普通大米6—8元,這日子想想都覺得美。”在測試現場看到水稻豐收,種植戶顧保新笑容滿滿說道。
“向鹽堿地要地、向鹽堿地要糧,在鹽堿地改良方面我們是‘以種適地、以地適種’雙向發力來改良鹽堿地,鹽堿地種植水稻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是靠科研人員在長期的品種選育和生產實踐過程中,積極改善和創新種植模式,篩選出耐鹽堿水稻品種以及行之有效的種植技術和手段,比如深翻土地、施用有機肥或酸性肥料、增加插秧密度、淺水勤灌、少量多次施肥等。”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西北中心主任、新疆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奉斌說道。
新粳5號,是粳型常規水稻,由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金豐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選育,適宜種植于南北疆稻區。
據了解,該示范田是4月11日育苗的,5月13日移栽,插秧前土壤含鹽量10‰,PH值8.6,預估畝產670公斤。該品種產量優勢明顯,生育期平均161天,長勢穩健,耐鹽堿性強,產量表現優良。
該示范田種了130畝優質高產耐鹽堿水稻,品種為新粳5號。(新疆農業科學院提供)
2021年、2022年,該地塊鹽堿地種植的耐鹽堿水稻品種新粳8號,畝產分別是659.3公斤、673.4公斤。
王奉斌表示,下一步,團隊要繼續做好耐鹽堿水稻品種篩選及高產高效技術示范,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提高鹽堿地水稻單產,增加農民種稻效益。(完)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臺風“小犬”減弱為熱帶低壓 粵沿海部分市縣仍有較明顯風雨
- 駐馬店開發區金河辦事處小界牌社區開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宣傳 世界速讀
- 【共享經驗 共促提升】遂平縣檢察院到泌陽縣檢察院開展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交流會
- 駐馬店開發區城市管理局金河二中隊:規范流動攤點 實現還路于民|世界熱文
- 天天新動態:用心耕好這塊“大試驗田”——寫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十周年之際
- 全球新消息丨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
- 再添一枚金牌!商丘出了兩名亞運會冠軍
- 全球觀速訊丨聚焦核心素養,引領課堂共成長——商丘市匯佳學校數學課改示范課
- ?光山縣馬畈派出所開展雙節前消防安全大檢查
- ?西平縣宋集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