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個世界睡眠日,本報記者專訪民盟中央衛生與健康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趙天豫,教你如何睡個好覺。
“做夢并不是壞事”
怎么才算“睡個好覺”?相比過去的“8小時睡眠論”,規律的睡眠周期或許更加重要。
一個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分為淺睡期、輕度睡眠、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每完成一個周期大約需要90分鐘。趙天豫表示,“不用刻意追求8小時睡眠,一般來說,最好是睡滿一個周期的倍數。年輕人保持5個完整的睡眠周期就夠了,也就是7—7.5個小時;而老年人則以4個周期、大約6小時為宜。”
睡覺時,深睡眠的時長通常占比15%—25%,當深睡眠的占比超過25%,意味著“睡得很香”。而結束深睡期后,人們往往會開始做夢。
“做夢并不是壞事。”趙天豫解釋道,“從生理和睡眠結構來看,做夢屬于快速眼動期,通常出現在睡眠周期的末端。”
這時,大腦會對白天學習到的信息進行整合,使其內化為記憶,同時也會進行心理調適和情緒調節。所以做夢其實是大腦保護身體,調節情緒、鞏固記憶的重要過程。
但如果夢境異常頻繁,就會影響睡眠質量,“比如大腦整晚像放電影一樣地不停做夢,第二天醒來時感覺疲憊、頭昏腦脹、記憶力下降,就說明睡眠質量沒有得到保障。”趙天豫提醒,一旦這種情況持續兩、三個月未見好轉,務必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幫助。
很多人會遇到多夢和早醒問題。“夢多通常伴有心火旺盛,早醒,特別經常在同一時間醒來,則可以根據‘子午流注’,通過醒來的時間,判斷可能涉及的臟腑和經絡,從而進行針對性的調理,以改善睡眠質量。”趙天豫從中醫角度給出解釋。
“報復性補覺”不可取午覺好處多
睡覺,與人體生物節律、自然規律密切相關。太陽升起,人體清醒,太陽落下,則進入休息和睡眠模式。然而,如今許多年輕人因各種原因,一邊“報復性熬夜”,一邊“報復性補覺”。
“有些人甚至一周熬三夜,到了周末拼命補覺。”趙天豫表示,事實上,這種短期的“無奈之舉”,不僅無法真正彌補夜間深睡眠的缺失,長期如此,還會干擾睡眠節律,出現激素紊亂,引發代謝紊亂,導致內分泌失調。
作息紊亂連帶的后果是,有助于控制食欲的激素——瘦素,將在長期熬夜或睡眠質量低時,明顯減少分泌;用以反映壓力程度的激素——皮質醇,則會在缺覺時明顯升高。“長期睡眠不規律,激素紊亂,極易導致人體食欲過度旺盛,引發‘壓力性肥胖’。同時也使人情緒暴躁,焦慮易怒。”趙天豫分析。
合理安排作息,順應生物節律,對健康至關重要。
中醫認為,子時(23時—1時)是“膽經”最旺盛的時段,此時入睡有助于膽汁代謝,促進機體修復,并且可以在“肝經”活躍期的丑時(1時—3時)更快進入深度睡眠,有利于肝臟的修護和解毒功能。
午時(11時—13時)則對應著“心經”,“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中午小睡一會,就能保證心氣旺盛,對情緒、體力的恢復調整大有裨益。”趙天豫提到,尤其是對于“碎片化睡眠”居多的老年人來說,更需要1小時的午覺補充,來幫助維持精力充沛。
芳香療法有助睡眠
精神亢奮、緊張、焦慮是不少人失眠的主要原因。“失眠的本質是大腦未能切換至休眠模式,需要通過多感官的協同來‘關機’。”趙天豫指出,其中,嗅覺是一把關鍵“鑰匙”。
大腦中的杏仁核被稱為“情緒開關”,當它過度興奮時,人就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而嗅覺能夠直接作用于大腦,傳遞自然氣息,幫助杏仁核“降溫”,從而平穩情緒。
“像薰衣草、尤加利這類氣味,常常被用來助眠。”趙天豫介紹,“其實,除了這兩種經典的助眠香氣,選擇自己喜歡的、能讓自己感到安靜的自然味道,同樣有效。睡前在枕頭上滴幾滴助眠氣味的精油,便能迅速帶來平靜感,讓身體進入放松狀態。”
身體的放松同樣重要。“大家可以嘗試在床上躺成‘大字形’,這種姿勢能幫助全身自然舒展,再配合腹式呼吸或冥想,更容易讓大腦和身體進入休息模式。”
生活中,如果不得已熬夜,事后一定要注意及時調理。“熬夜后,肝火、心火容易旺盛,可能出現心煩、口苦、口干、情緒激動等情況,此時,可以適當服用一些疏肝的藥物,泡一些枸杞、桂圓、菊花等滋陰安神的茶飲,幫助調節熬夜后的肝經和心經狀態,幫助身體逐步恢復平衡。”趙天豫表示,同時,還可以適當進行散步、瑜伽等溫和的運動,促進氣血循環,加快身體修復。
“睡眠最重要的,是讓身心回歸規律的生活節奏。”趙天豫強調,良好的睡眠不僅是單次的調整,而是長期的習慣養成,當身心形成穩定的作息模式,安眠便會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世界睡眠日:今天,記得睡個好覺2025-03-24
- 2025“每天早睡一小時”公益活動啟動:科技2025-03-24
- 國產創新藥為甲狀腺眼病患者帶來福音 藥效2025-03-24
- 調查:我國成人夜間平均睡眠不足7小時2025-03-24
- 2025“每天早睡一小時”公益活動啟動:科技2025-03-24
- 本土科技助力“同步好眠” 新質生產力賦能2025-03-24
- 本土科技助力“同步好眠” 新質生產力賦能2025-03-24
- 花粉過敏高發季來臨 防護攻略請查收2025-03-24
- 免疫力并非越強越好,平衡才是終極目標2025-03-24
- 花粉過敏高發季來臨 防護攻略請查收2025-03-24
- 花粉過敏高發季來臨 防護攻略請查收2025-03-24
- 花粉過敏高發季來臨 防護攻略請查收2025-03-24
- 幾點睡、睡多久?熬夜后如何補覺?健康睡眠2025-03-24
- 春季便秘高發?養好肝脾肺是關鍵!醫生支招2025-03-24
- 春季便秘高發?養好肝脾肺是關鍵!醫生支招2025-03-24
- 了解股票基本面對投資決策有何幫助?股票投2025-03-24
- 減肥潮催熱中醫減重、輕飲食等健康理念2025-03-24
-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打出“組合拳” 強化2025-03-24
- 如何做到科學入“睡”讓自己好“眠”?這六2025-03-24
- 減肥潮催熱中醫減重、輕飲食等健康理念2025-03-24
- 心血管不好的人,建議你多吃這種食物2025-03-24
- “碳水大省”山西突圍體重管理:多學科門診2025-03-24
- 吃藥的這幾個誤區 你避開了嗎?2025-03-24
- 安徽發布體重管理AI大模型2025-03-24
- 安徽發布體重管理AI大模型2025-03-24
- 吃藥的這幾個誤區 你避開了嗎?2025-03-24
- 動起來,體重降下來 多地探索以運動干預加2025-03-24
- 動起來,體重降下來 多地探索以運動干預加2025-03-24
- 動起來,體重降下來 多地探索以運動干預加2025-03-24
- 提振消費 “7+1”政策如何持續發力?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