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重慶3月18日電 (記者 鐘旖)2023年世界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產業高峰論壇18日在重慶舉行。
論壇結合國家發展戰略、產業發展趨勢,設置“數貫古今·智醫惠民”主論壇、中醫藥大數據與智慧中醫院建設分論壇、中醫藥真實世界研究與創新分論壇。行業專家緊扣中醫藥大數據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主題展開交流研討。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張平文認為,中醫藥迎來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戰略機遇期,中醫藥和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是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惠民的重要抓手。
“缺乏符合中醫特點的臨床研究方法,已成為制約中醫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眹H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原常務副院長劉保延介紹了大數據技術在中醫藥領域的創新應用。他說,隨著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的興起,以隨機對照試驗為代表的現代臨床研究方法被廣泛應用,在中藥新藥的臨床研究中發揮了主要作用。但面對辨證論治診療規律發現及個體診療效果評價則無能為力。“大數據時代到來,科學研究領域科學觀、方法論的轉化,給中醫臨床研究體系創建帶來新機遇?!?/p>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大數據產業分會會長、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周曉華作《中醫臨床療效評價因果方法》主題演講,就中醫藥評價難點、中西醫療效評價標準的差異、中醫藥療效評價因果推斷的思路與方法進行了分享。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王健在談及信息技術支撐下的中醫院精細化管理探索時表示,對醫院而言,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和任務,是滿足幾個人群的需求,即患者的體驗、醫療的臨床質量、科研工作效率、醫院資源運行效率及醫院管理的精細化。
現場,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重慶市永川區中醫院、重慶市九龍坡區中醫院等14家醫院授牌成立“中醫藥大數據產學研實踐基地”,將以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診療技術,助力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形成產學研用良性循環,為智慧中醫藥一體化服務平臺落地應用奠定基礎,賦能基層中醫發展。(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