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杭州瓶窯老街人流如織。瓶窯老街位于良渚文化遺址核心區塊,已引入老字號小吃、特色餐飲、咖啡館等商戶近百家,每年吸引游客20多萬人次。
清明假期,瓶窯老街沿河餐位人氣十足。奚金燕 攝
如今,瓶窯老街通過外擺經營,更添“煙火氣”。尤其是在老街河流沿岸的餐飲店,外擺的桌椅臨河而設,人氣頗高,高峰時期還需要等位。
來自浙江金華的游客應軒白天帶著家人在良渚遺址公園游玩,傍晚來到瓶窯老街準備買點伴手禮。看到沿河餐位,應軒改變了主意,選擇在這里享用晚餐,“天氣這么好,坐在外面吃飯更舒心。”
河畔流水潺潺,倒映著燈影搖曳……和應軒一樣,不少游客被這特殊的風景吸引,停下了腳步。瓶窯老街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外擺政策放寬后,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讓老街更有活力。
將目光從老街古鎮轉至杭州商圈街區,綠植花卉間、涼棚陽傘下,臨街而坐,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
走進杭州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隔幾步就能看到一家咖啡店,幾乎每家店門口都擺放著幾張露營矮桌椅,幾名年輕人圍坐在一起聊著天。“90后”消費者許一澈表示,坐門口,不僅能看到運河風光,還能聞到鳥語花香,別提多愜意了。
“有了外擺位,下午茶才更有氛圍。”一咖啡店負責人表示,外擺位是咖啡店的“吸金之地”,特別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外擺經濟成“新風景”背后,離不開浙江系列政策的發力。3月18日,浙江省大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宣布,浙江將實施提振消費七大行動共29條舉措,其中就包括支持大型商貿企業利用自有場地進行外擺促銷,支持符合條件的臨街商鋪開展外擺經營,協調解決外擺集中區停車難問題。
趁著“外擺放寬”的東風,浙江多地在維護城市秩序、保護環境且規范管理的基礎上,紛紛放寬對“路邊攤”“臨時攤位”的限制,“擺”出煙火氣,亦“擺”成了風景線。
杭州是近年來浙江最早探索“放寬外擺”政策的城市。早在2023年3月,杭州市相關部門就推出了《關于加大對商圈、商業街區外擺經營活動支持力度的指導意見》,允許商家將餐桌擺到店外。
一年之后,杭州推出“外擺新政”2.0版,將可外擺的范圍從市中心擴大到該市97個商圈、街區,且將外擺類型擴展到主題市場、文藝展演點等不同類別。
“開放外擺,增加了首秀新空間。”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杭州武林商圈為例,今年審核同意的27家商業外擺商家中,包含了多家“杭州首店”。
如其所言,商業外擺延伸了商戶的服務半徑,還能有效展示實物商品、服務商品和體驗商品,同時也可以創新各種場景促進銷售。
2025浙江首發迎新季日前在杭州湖濱步行街啟動,現場設置了“春日上新市集”,組織了80個品牌進行新品展示展銷,主營香氛的耕香生物正是其中之一。
位于杭州湖濱步行街的“快閃市集”,多個品牌進行新品展示展銷。 奚金燕 攝
“這是我們首次線下展示新品,效果出乎預料。”耕香生物品牌副總經理余翔表示,湖濱步行街人流量大,通過此次“快閃”收獲了一波新的粉絲,也為品牌后續發展增添了助力。
開年以來,浙江動作頻頻,在時間、空間上為居民消費“松綁解困”。除激活“外擺經濟”以外,浙江還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景區、博物館等場所逐步延長開放時間,支持發展24小時營業店,推動打造限時步行街。
此外,浙江還將積極打造多元融合的消費生態,例如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型消費業態;促進“人工智能+消費”,打造國漫影視、數字內容、二次元等青年消費熱點;差異化打造音樂、美食、潮流、非遺、后備箱等特色市集,激活新消費“一池春水”。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