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選擇“鎖價定增”實現注資?溢價發行對中小股東有何影響?分紅政策會變化嗎?圍繞此前發布的定增預案,四家大行對投資者關切話題進行了回應。
“鎖價定增”是綜合考量后的最優解
商業銀行再融資可以通過定增、配股、發行可轉債實現“補血”,投資者普遍關注:四家大行為何選擇A股“鎖價定增”這一方式?
對此,交通銀行董事會秘書何兆斌回應稱,基于再融資監管政策、各項融資工具資本補充效果等因素綜合分析,“鎖價定增”是交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最優選擇。本次融資只發行A股,是綜合考慮主要投資者的參與意愿、定增實施效率以及融資成本等因素而作出的選擇。
“定增是當前建行最佳的融資方式,符合建行業務發展和資本補充的需求。”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稱,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此舉兼顧效率性和穩定性,對夯實資本實力,提高抵御風險的水平和盈利能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有著重要的意義。
生柳榮表示,本次定向增發屬于政策利好,認購資金來源于特別國債發行,且已提前鎖定增發對象,不會對二級市場產生“抽血”效應。
中國銀行董事會秘書卓成文稱,這一方案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效率高,是目前市場條件下,基于實際情況的合理選擇,有助于貫徹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提高資本質量,提升發行效率,保持股權結構相對穩定,較好地保障股東權益。
發行價格最大化實現多方共贏
四家大行此番“破凈定增”,受到廣泛關注。根據相關規定,A股競價定增的發行價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不含定價基準日)銀行A股股票交易均價的80%。從四家大行敲定的發行方案來看,發行價格均高于市場價,低于每股凈資產,最終選擇了市價與1倍市凈率之間的發行價格,也由此打破了銀行股定增發行價不低于每股凈資產的慣例。
四家大行普遍表示,這是統籌考慮了新老股東利益、資本補充規模等多重因素。生柳榮表示,建行發行價格是在統籌考慮原有股東和增資股東的利益、市凈率、資本補充規模、市場形勢等因素,會同定向增發對象合理確定的。
郵儲銀行發行價格為6.32元/股,定增價格與市價相比,溢價率在四家大行中最高。對此,郵儲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杜春野表示,當前的定價安排,兼顧了新老股東利益和銀行長遠價值提升,能夠最大化實現多方共贏,對市場形成正向引導,提振銀行股估值、提高股票交易流動性,有效增強市場信心。
對于本次發行帶來的每股收益攤薄影響,投資者關心“如何保障中小股東利益”。何兆斌表示,雖然交行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指標短期內將有所攤薄,但中長期來看,本次發行是保障交行長遠發展、提高中小股東投資收益的必要之舉。
“短期內可能對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有一定攤薄效應,但影響較小。”生柳榮稱,一方面,建行在確定發行價格時,已在二級市場價格基礎上適當溢價,充分保護中小股東利益。另一方面,本次發行后,建行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增強,確保在市場環境變化、資產質量管控及非預期事件沖擊中保持合理安全邊際,更好發揮國有大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5年的限售期安排也有助于保障中小股東權益。何兆斌解釋稱,參與本次認購的投資者均承諾了5年的股票鎖定期,愿意長期持有交行股票,不會在短期內對二級市場產生沖擊,有利于維護交行股價穩定。
夯實國有大行持續分紅信心
投資者也較為關注本次增資的后續影響和未來的分紅政策安排。四家大行表示,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將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同時也將加強資本管理,提高本次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
生柳榮表示,增資帶來的中長期穩定資金,將有力支持其把握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中的機遇,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風險抵御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對長遠發展和股東價值提升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何兆斌介紹,交行將做實做細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實履行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職責。做優做強上海主場建設,提升上海主場的競爭力和顯示度。
國有大行向來是分紅“標桿”,未來的分紅政策走向備受關注。建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副總經理李勁松表示,建行將一如既往地關注廣大股東意愿,持續做好分紅派息,以穩健可持續的經營業績回饋廣大股東的信任和支持。
“中行利潤分配政策沒有發生變化。”卓成文表示,未來將緊密圍繞發展規劃目標和資本規劃目標,綜合考慮經營業績、財務狀況、股東回報以及未來發展等因素,合理確定分紅的頻次和水平,優先采用現金分紅的利潤分配方式,提高分紅的穩定性、及時性和可預期性,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何兆斌稱,交行有信心延續“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經營態勢,以良好的業績和穩定的分紅持續回報股東。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