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民政部部長陸治原:
有序推進民政民生保障向普惠性發展
將逐步擴大相關民生保障政策覆蓋面,有序推進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礎性向普惠性發展。
一要推進保障對象從特定群體向更多需要幫助的群體轉變;二要推進服務內容從物質保障為主,向物質救助、社會服務和精神關愛兼顧轉變;三要推進要素保障從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為主導,積極發揮市場、社會等多方力量作用轉變;四要推進手段方式從傳統服務方式向數智化、標準化方式轉變。
我國孤兒、棄嬰大幅度減少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醫療健康水平的提升,孤兒、棄嬰大幅減少,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權益保障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需要推動兒童福利從孤棄兒童生活保障向所有需要幫助的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延伸。
加快健全城鄉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將在已有養老服務設施基礎上,推進在縣級健全綜合養老服務管理平臺,在鄉鎮(街道)健全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村(社區)健全必要的養老服務站點,構建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形成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為廣大老年人提供便捷的養老服務。
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幫扶要強化常態化救助幫扶,在保障好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基礎上,出臺低收入人口認定辦法,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要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運用“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等方式,確保困難群眾有困難及時被發現、有救助需求及時得到救助幫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
就業市場開局良好
從前兩個月情況看,節后開工復產加速,農民工外出更早,就業市場開局良好。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并呈現向好態勢
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并用兩句話概括今年就業形勢:穩定和擴大就業任務繁重,承壓前行;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并呈向好態勢。
重點做好就業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動構建就業友好型發展方式。二是組織實施就業支持計劃。三是有效提高人崗匹配效率。四是著力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去年創業擔保貸款2700億元,今年加大力度。五是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2025高校畢業生1222萬人
今年高校應屆畢業生1222萬人,我們要穩定和擴大就業,任務繁重,承壓前行。
面向高校畢業生等出臺新一輪支持政策
今年將面向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出臺新一輪支持政策,穩定招聘規模,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人員數量,實施百萬就業見習計劃,全面推廣求職訓練營,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證書”制度。
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
有效提高人崗匹配效率。針對市場需求和勞動者的意愿,組織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加制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從破解“有活沒人干”入手,解決“有人沒活干”的問題。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打造大數據+鐵腳板、群眾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分鐘就業服務圈,大力發展零工市場,接續開展民營企業服務月等系列專項活動,促進人力資源高效匹配。
依法查處就業歧視
著力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持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的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就業歧視、“黑職介”,招聘欺詐等違法行為,保障勞動者就業權益。
將進一步提高穩崗專項貸款額度
將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的統籌支持力度,全力穩定就業總量,推動廣大勞動者實現就業增收,組織實施就業支持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加力出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中小微企業等挖潛崗位擴容,去年穩崗專項貸款余額3000多億元,今年將進一步提高貸款額度。
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
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從今年開始,連續三年,每年補貼職業技能培訓1000萬人次以上,支持勞動者以一技之長創造美好前程。
研究出臺加大薪酬分配激勵政策
將研究出臺加大國有企業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勵政策文件,合理提高生產一線技能崗位的薪酬標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
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8萬個
從2019年中央部署實施城市更新以來,已累計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8萬個,惠及1.2億居民,加裝電梯超過13萬部。
290多個地級市已全面開展城市體檢
目前,全國290多個地級市已全面開展了城市體檢,將還支持有條件的縣級市都開展城市體檢。
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范圍
將下工夫實施一批惠民生、促發展、防風險的城市更新項目。在民生類方面,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圍,因地制宜實施改造,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改造老舊住宅;城中村改造現在范圍已經擴大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下一步要繼續擴大改造范圍;大力推進完整社區建設,重點聚焦“一老一小”,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政府托育服務設施,兒童活動場地等建設。
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去年9月以來,房地產政策持續發力,各地因城施策、精準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居民的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保交房攻堅戰經過努力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在各方努力下,市場信心得到有效提振,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從統計數據看,今年1、2月份房地產市場保持止跌回穩的積極勢頭。
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
將會同有關部門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堅決穩住樓市,一是鞏固政策組合拳效果,繼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加大白名單貸款投放力度,按照“應進盡進、應貸盡貸”要求,充分保障項目建設交付。二是努力實施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穩妥推進貨幣化安置,讓城中村居民擁有更多自主選擇權。三是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支持地方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充分行駛自主權。四是改革完善房地產開發、銷售等基礎性制度,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住房的需要,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宅層高標準將調整為不低于3米近期住建部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項目的規范,其中有一項就是要把住宅的層高提高到不低于三米。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9歲
2024年,中國居民的期望壽命已經達到了79歲,比2023年提高了0.4歲,提前實現了“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目標的既定的努力方向。
北京、天津、上海、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和海南八省市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
我國醫院開始設立體重門診
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設立體重門診,來為受體重問題困擾的居民提供良好的專業咨詢環境和平臺。
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
實施“體重管理年”3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防治。
90%以上村衛生室已納入醫保定點范圍鄉鎮、社區和村等,有超過60萬所醫療衛生機構,超過500萬名醫務人員工作在基層一線。根據統計,90%以上村衛生室已納入醫保定點范圍,這極大方便了老百姓看病、就診和費用支付。
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通過優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等方式,來補足醫院的兒科、精神科、急診急救、中醫、感染、病理等短板弱項專業的發展,壯大和改善醫務服務隊伍,做好人才隊伍建設。
中國新聞社(CNS1952)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財聯社、發布會實錄等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