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飲料行業在近期有較強勢反彈,截止周四本周港股必需性消費指數上漲約2.6%,政府經濟工作會議的穩經濟目標,讓市場看到了經濟轉型背景下,消費市場刺激政策即將更多出臺的展望,如消費券、稅收抵扣等促進終端消費政策,配合年關將至帶來季節性利好。
隨著春節臨近,酒類將迎來傳統的需求旺季,在消費升級主題下,釀酒業的突圍當然離不開「高端化」,相比高端白酒在行業中已經具有良好的競爭優勢,啤酒行業的高端化競爭則更加白熱化,甚至將整個啤酒消費市場推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來自路透的數據,百威英博以45%的市場份額主導著中國的高端啤酒市場,青島啤酒以1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而荷蘭喜力和丹麥嘉士伯的市場份額分別是7.5%和6.1%,但有更多的國內品牌份額正在提升。
近幾年,本土啤酒龍頭企業基本完成了高端化的轉變,目前高端的生啤產品消費僅占中國整體啤酒市場的5%,但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10年高端啤酒將占到中國啤酒年產量的四分之一,整體啤酒消費量有望于未來數年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青島啤酒和華潤雪花啤酒互為強勢競爭對手,向高端化的成長速度預計會超過國際品牌,相應看好的是其利潤增長前景。
對于在行業中市盈率普遍偏低的乳制品而言,第四季度也屬于傳統的旺季,雖然原奶價格在11月中旬重新上漲,擠壓上游原奶行業利潤空間,但據行業人士,下游乳企可以通過提高銷量、調節產品結構等多重渠道調節自身利潤空間,所以乳品公司的毛利率相對保持穩定。
行業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乳制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499.8億元,同比增長10.5%。對于企業而言,滿足不同層級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成為突破點,其中就包括高端有機奶和低溫奶兩條賽道,擁有多產品組合的蒙牛和伊利繼續保持行業內的競爭優勢,市場占有率更高的伊利更具盈利能力,而蒙牛的業績增速則更加突出,所以更具有后勁可期。
ATFX指出,對整個食品飲料行業而言,上半年行業業績普遍不佳,利潤承壓部分原因在于包裝和原材料成本增加,但從第三季度開始已經迎來了行業格局的改變,而且處于提價的大環境中,行情還沒有真正得到催化,市場普遍對明年消費市場增長持樂觀,尤其是一季度有春節因素的拉動,但也留意個別地區疫情時有反復可能限制出行和消費的意愿,而且樂觀預期經過發酵之后,可能在政策落地之前已經率先貢獻漲幅,所以在當前的氛圍下具備布局跨年行情的邏輯。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