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布《致廣大可復美消費者的一封信》,稱其旗下所有產品均未添加人表皮生長因子。經獨立的雙重檢測,也未檢出人表皮生長因子成分。
目前,雙方的爭執點在于:可復美產品中是否有表皮生長因子,且雙方均有相關檢測結果支持各自的觀點。
可復美等化妝品被曝違規添加EGF
據媒體報道,陜西西安秦女士(化名)稱,她在2023年使用了“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臉部皮膚出現發硬、腫脹的情況,就醫后仍無法緩解。
之后,秦女士自費將該產品送檢,結果檢測出了其在產品說明書中并沒有標注的成分:“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下文簡稱EGF),且含量超過567pg/ml。同樣,在“禁忌癥”一項說明中也僅標注“對蛋白過敏者禁用”,并不顯示使用表皮生長因子可能產生的其他副作用。秦女士還發現,這款產品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中也并未顯示有表皮生長因子成分。
隨后,接到秦女士爆料的媒體和知名打假人王海購買了秦女士使用的同款可復美產品送到第三方檢測公司鑒定,均檢測出EGF。
“我們懷疑該類非法添加在行業當中普遍存在,于是對類似產品進行了大量檢測。”王海團隊工作人員向中新健康表示,分批送檢了“薇諾娜”、“璦爾博士”、“SK-II”、“歐萊雅”、“韓束”等22款產品中,都檢測出了違法添加的表皮生長因子。
對于產品涉嫌添加該違禁成分,4月12日,可復美公開回應稱“旗下包括此產品在內的所有產品均未添加人表皮生長因子”。可復美還稱,在獲悉相關反饋后,已立即啟動全面自查程序,為確保檢測結果的客觀性和權威性,公司委托了兩家專業檢測機構,分別采用兩種檢測方法對同批次產品進行獨立檢測,經過雙重檢測,結果一致表明:送檢樣品中未檢出人表皮生長因子(EGF)成分。
4月12日,薇諾娜回應中新健康,公司械字號產品“薇諾娜重組膠原蛋白敷料貼”含重組三型膠原蛋白,未添加任何EGF成分。其他在市產品中均不含任何”EGF"成分。薇諾娜表示,其產品在上市/變更前均嚴格遵循國家標準備案,具體以產品包裝成分表為準。產品出廠前亦經過質量環節嚴格的檢驗檢測,保障消費者使用安全性。
4月15日晚,中國香妝協會委托發布公告稱,針對有媒體關于表皮生長因子(EGF)的報道,協會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采樣檢測了報道中提及的產品和部分未提及的產品,結果顯示未見異常。
EGF到底是什么?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9年發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常見問題解答(一)》中,表皮生長因子(EGF)又被稱為“人寡肽-1”,該成分未被收錄在《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中,一般在醫學領域使用較多,臨床適應癥為外用治療燒傷、創傷及外科傷口愈合,加速移植的表皮生長。由于分子量較大,EGF在正常皮膚屏障條件下較難被吸收,一旦皮膚屏障功能不全,可能會引發其它潛在安全性問題。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整形修復科副主任醫師陳猶白告訴中新健康,基于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的考慮,EGF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因為該成分的過度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組織增生,臨床上有些患者在非醫療場所接受面部生長因子注射后,會出現組織增生、硬結、肉芽腫等病理性改變,部分病例甚至需通過手術才能修復。但如果在創面上,遵醫囑按療程使用正規的EGF藥品,則不會出現問題。
“生長因子的副作用很好理解,就是分裂多了細胞,形成增生或者肉芽。”知名配方工程師言雨瀟告訴中新健康,通常生長因子在普通激光美容后可以使用但是使用時間不能過長,且不能用于日常護膚使用,否則會導致皮下過度增殖。簡單來說,就是我不需要這么多細胞,你幫我分裂出了額外的細胞,就會導致形成“饅化臉”或者增生肉芽。
不過,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訪時認為,可復美等化妝品里故意添加EGF的可能性不大。
言雨瀟向中新健康舉例,易孚®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酵母)是國家藥監局批準的處方藥,其標注濃度為200μg/20g,也就是200*1000000pg/20g,假設1g≈1ml,那易孚就是10000000pg/ml。而第三方檢測顯示,涉事妝字號產品中EGF含量僅為300-500pg/ml,不足處方藥濃度的萬分之一。
“品牌冒著違規風險添加既無臨床價值又需承擔法律責任的微量成分,其商業邏輯難以自洽。”言雨瀟說。
可復美去年營收超45億元
可復美是上市公司巨子生物旗下的品牌。
巨子生物財報顯示,2024年營收約為55.39億元,同比增長約57%;凈利潤約為20.62億元,同比增長約42%。
從品牌來看,巨子生物主要依靠可復美拉動業績。2024年,可復美實現銷售收入45.42億元,同比增長62.9%,占總營收的比重從上年的79.1%上升至82.0%。
然而,業績高漲的背后也有隱憂。早期,巨子生物依賴經銷商模式,上市前,巨子生物最大經銷商為西安創客村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曾貢獻公司營收額超50%。
據此前報道,西安創客村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創客云商”平臺采用分級代理模式:繳納1.2萬元成為創客,享受3.5折拿貨價,拉新獲2400元提成,高層級可抽下線銷售額提成。因此曾被質疑傳銷。
招股書中,巨子生物用近一頁篇幅澄清稱,西安創客村業務“不具備傳銷構成條件”,公司強調,已通過整頓減少依賴,2019-2021年終止66家經銷商合作。
近年來,巨子生物轉向直銷模式,并通過頭部主播、KOL種草、明星代言等方式增強品牌影響力。
伴隨直銷模式而來的便是銷售費用激增。數據顯示,巨子生物的銷售費用從2023年的11.64億元大幅上漲至2024年20.08億元,增幅高達72.51%。公司凈利率也從2020年的69.42%下降至2024年37.2%。
此外,巨子生物一直呈現出重營銷、輕研發的費用結構。巨子生物2024年的研發費用率為1.9%,2023年的研發費用率是2.1%,而錦波生物、華熙生物、貝泰妮2023年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0.89%、7.35%、6.07%。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進軍醫美”的口號已喊了數年,但截至目前,巨子生物還沒拿到Ⅲ類醫療器械批文。同時可復美的產品結構相對單一,增長更多是依靠爆品的單打獨斗。
與此同時,外部競爭也威脅巨子生物的市場地位。2024年8月,某品牌對外宣稱能將Ⅲ型重組膠原蛋白成本價格由8萬元/公斤降至1萬元/公斤。該公司亦宣布已完成天使輪融資,若產品開始量產,可能會對巨子生物造成沖擊。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