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李彥宏登上了最新一期《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這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企業家首次在《時代周刊》上封,《時代周刊》在封面上稱呼李彥宏為“The Innovator (創新者)”。
在文章里是這樣描述李彥宏和百度的:在2000年,李彥宏成立了百度,如今它已是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搜索引擎;百度20%的市場位于中國,這也使它成為全球第四大受歡迎的網站;這家公司的名字,來源于13世紀的中國詩詞;百度已經發展成了一家市值600多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在中國僅次于騰訊(社交媒體集團)與阿里(線上購物帝國)。
而這并不是時代周刊將這篇文章的標題命名為“百度李彥宏正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的原因,其中更主要的是,在中國積極布局新科技前沿的時代,普京曾說,“主導AI的國家將主導世界”,但提到中國的人工智能,不能不提到百度。
就在今天,百度研究院也有一件新聞:1月18日,三位人工智能大牛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宣布加盟百度研究院,同時,百度研究院宣布增設商業智能實驗室(Bussiness Inteligence Lab,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obotic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Lab,RAL)。前者主要關注用于新型數據密集型應用的高效數據分析技術,后者則重點關注機器人技術,以及在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技術的推進。至此,百度研究院實驗室擴充為5個: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大數據實驗室(BDL)、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SVAIL)、商業智能實驗室(BIL)、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擁有了包括院長王海峰,以及徐偉、李平、楊睿剛,和新加盟的Ward Church、浣軍、熊輝的七位世界級科學家的陣容。
從左到右:熊輝、Kenneth Ward Church、王海峰、浣軍
在移動時代,百度這個從PC時代過來的巨頭,曾經一度險些被顛覆。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在搜索引擎方面的優勢,隨著瀏覽器和桌面在移動端的改變而被削弱,滴滴、美團點評等應用接替了垂直消費場景中的搜索,而顛覆了傳統媒體廣告市場的,則是今日頭條。
而在布局下一個AI時代時,百度在2017年,重新回到巔峰。2017年初,李彥宏在新年公開信里表示,將把戰略重點放在人工智能和內容分發上。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加盟百度,擔任總裁和COO。
百度宣布“All in AI",進行了一系列的組織架構調整,剝離了外賣O2O等業務,在搜索之外,全面向一家技術平臺公司轉型。百度開放了智能語音平臺DuerOS和自動駕駛平臺Apollo,并圍繞著他們,建立了搭載更多應用場景的生態鏈。2017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百度市值上漲了300多億美元。
百度正走在更加開放的道路上。2018年初,陸奇在拉斯維加斯說:“百度就是中國版的Google。”
百度研究院的七位世界級科學家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