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6日電(記者 李金磊)8天的中秋國慶假期落下帷幕。在這個超級黃金周,居民出行熱情高漲,8.26億人次出游,旅游收入7534.3億元,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勢頭強勁。
圖為重慶千年古鎮磁器口游人如織。中新網記者 周毅 攝
8.26億人次出游,花了7534.3億元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中秋節、國慶節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事實上,假期一開始,各地景區相繼啟動“人從眾”模式,上海外灘放眼全是人,游客擠到水泄不通,一眼望不到頭。南京夫子廟進去5分鐘被人流量勸退。網友說“爬長城一點都不累,因為三分鐘只要走兩步”。
有人調侃“本想錯峰出行,結果預判了他人的預判”“進景區前是人山人海,進去后是人海人山”,更多人則是對生活恢復常態后的從容,“這才是國泰民安和人間煙火該有的樣子吧”。
各大在線旅行平臺的數據也印證了這個假期旅游的火爆。去哪兒大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國內熱門城市機票預訂量較疫情前增長近五成,9月29日出發的機票預訂量創下歷史新高。國內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較疫情前增長2倍。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平臺酒店預訂量超過“五一”假期,創下今年以來的單日峰值。機票、火車票、景區預訂量均創下近5年同期的新高。
攜程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國內游訂單同比增長近2倍。機票、酒店、門票、民宿、租車、郵輪等旗下業務也大幅增長。其中,門票、民宿訂單均同比增長超2倍,郵輪訂單同比增長超6倍。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2023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后相連,形成了調休后的8天超長假期,加上杭州亞運會和政策效應的疊加影響,形成了有統計記錄以來熱度最高的假日旅游市場。
游客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前半程團圓、后半程旅游”,長線游火熱
中秋遇上國慶,“前半程團圓、后半程旅游”特征較為明顯,群眾假日出游意愿得到集中釋放,中遠程旅游實現較高增長。
戴斌指出,假日期間,國內游客出游半徑189.5公里,按可比口徑較去年假日同日增長59.6%;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游憩半徑17.9公里,按可比口徑較去年假日同期增長86.0%。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高速公路累計總流量達到4.87億輛次。公路出行凸顯“自駕游,行程長”特征,假期公路出行半徑以500至800公里中長距離為主,旅游流和探親流高度疊加、中長途和短途出行相互交織,高速公路單日最高流量與日均流量均創新高,全國公路網運行總體平穩有序。
攜程數據顯示,“十一”假期,跨省游訂單占比達51%,同比去年增長2倍多;3天以上的團占跟團游總量一半,同比去年增長超4倍;長途游訂單占比39%,同比去年增長超2倍。
新疆、云南等距離較遠的邊疆地區,成為游客出游的熱點區域。“十一”期間,新疆、云南方向跟團游訂單同比增長近2倍。
吳橋雜技表演。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小眾目的地熱度高
假日經濟既有熱門城市、頭部景區、網紅街區的“人從眾”,也有反向旅游、平替旅游、治愈旅游的“45度躺平”;既有特種兵、集章、打卡旅游,也有欣賞近處美麗風景、體驗日常美好生活的本地度假。
避開人潮前往小眾目的地旅游,成為眾多年輕游客的選擇。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旅游熱度漲幅最高的小眾目的地分別為阿拉善、阿壩、雙河、防城港、伊春、潮州、中衛、甘南、林芝和白山。
三五好友一起去陌生的小城享受當地價廉物美的酒店和餐飲,再去附近景點走走,既滿足了旅游愿望,花銷也不會太高。攜程數據顯示,淄博、延邊、防城港、酒泉、南陽、廣元、承德、伊春、曲阜、烏蘭察布等國內小眾旅游目的地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0倍。
業內人士表示,越來越多“小地方”、“小眾目的地”開始走紅,其背后是人們對避開“人從眾”的渴望,以及旅游產品差異化、精細化,觸發游客出游的動機越來越小、越來越多元化。
出境游有望加速復蘇
在長達8天的中秋國慶假期里,出境游市場也迎來了重要復蘇節點。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出境游酒店、機票預訂量均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
中秋國慶期間最熱門的出境游目的地分別為中國澳門、中國香港、泰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阿聯酋、印度尼西亞和埃及。此外,歐洲、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等長線出境游目的地熱度也出現快速增長。
攜程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出境游訂單同比增長超8倍。從機票預訂數據來看,90后群體仍是出境旅客中的“主力軍”,占比近三成;00后增速最快,占比已和80后相當,達到22%。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業內人士預期,利好政策將進一步加快國內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在國內旅游加快復蘇后,隨著國際航班恢復和簽證政策優化,中國游客消費熱情將向出境游延伸,中國也將吸引越來越多國際游客來華。(完)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天天新動態:用心耕好這塊“大試驗田”——寫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十周年之際
- 全球新消息丨保障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 再添一枚金牌!商丘出了兩名亞運會冠軍
- 全球觀速訊丨聚焦核心素養,引領課堂共成長——商丘市匯佳學校數學課改示范課
- ?光山縣馬畈派出所開展雙節前消防安全大檢查
- ?西平縣宋集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志愿服務活動
-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促進物價低位回升,保持在合理水平
- 貿促會:將圍繞外貿促穩提質 為外貿企業開拓市場增添助力|環球精選
- 聚焦:北京中考改革實施意見公布 考試科目分考試、考查、考核三類
- 零碳甲醇點燃亞運主火炬 醇氫生態科技點亮商業價值 環球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