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利好政策不斷出臺、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用“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去年底以來,多家跨國醫藥企業陸續加大在華投資:賽諾菲投資約10億歐元新建胰島素生產基地,創下該公司在華最大單筆投資紀錄;阿斯利康投資25億美元,將在北京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
除了生物醫藥領域,先進制造、高端裝備、清潔能源等領域也成為外商投資重點。3月28日,瑞典全球性工業公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工業技術業務領域運營中心在上海開幕。該運營中心匯聚多元化業務線,形成強大業務矩陣,將助力生產和供應的本地化發展。同一天,中法最新氫能合作項目——上海化學工業區液空申能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在滬正式投產,項目投資1.8億元,標志著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在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據了解,上海浦東今年以來已再迎13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4家外資研發中心。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外商迄今累計在華投資設立的企業數量已超120萬家。中國制造業中的31個大類和548個小類都有外商投資。2024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萬家。近5年來,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位居全球前列。
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地緣沖突頻發帶來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中國市場對跨國公司的吸引力將有增無減,因為中國具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強韌的產供鏈、充足的人才儲備和生機勃勃的科技創新能力,且中國持續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高規格國際經貿框架、簡化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積極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能夠提升跨國公司生產質效,增強其抵御全球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隨著居民消費需求及其結構不斷升級,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持續提高,新的市場空間不斷拓展,將為跨國經營者投資興業提供廣闊商機。
當前,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種種不利因素之下,2024年中國經濟仍然實現了5%的增長,在主要大國中“一枝獨秀”。今年,中國再次提出5%左右增速目標。這一積極信號不僅展現了中國發展信心,更因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有能力繼續為世界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和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國市場與跨國企業的雙向奔赴將繼續精彩上演。跨國企業一次又一次的用腳投票,已成為“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的生動注腳。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中國為全球企業創造更多機遇2025-04-05
- 中國為全球企業創造更多機遇2025-04-05
- 社評:經濟霸凌損人害己,這是歷史結論2025-04-05
- 美元創兩年多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外媒:美元2025-04-05
- 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3月保持穩定2025-04-05
- 中國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2025-04-05
- 中國將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4-05
- 中國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業競爭力調查2025-04-05
- 商務部回應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2025-04-05
- 紅旗渠通水60年已累計引水超過130億立方米2025-04-05
- 中方出手連環反制 美指期貨應聲下跌超千點2025-04-05
- 中方出手連環反制 美指期貨應聲下跌超千點2025-04-05
- 商務部公告2025年第19號 公布對進口醫用CT2025-04-05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2025-04-05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對進口醫用CT球管發起產2025-04-05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方在世貿組織起訴美“2025-04-05
-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18號 公布對2025-04-05
- 中國(金華)—哈薩克斯坦經貿合作洽談會舉2025-04-05
- 重慶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撬動重點商品消費突2025-04-05
- 中國上海港至柬埔寨貢布港散雜貨班輪成功首2025-04-05
- 微醫控股借AI蝶變2025-04-05
- 內蒙古草原鐵路清明小長假預計發送旅客73.92025-04-05
- 內蒙古草原鐵路清明小長假預計發送旅客73.92025-04-05
- AI玩具熱潮席卷義烏市場2025-04-04
- 探訪數字福建的“超級大腦”2025-04-04
- “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在國2025-04-04
- 記者手記:“月”向深空再出發2025-04-04
- “一腦多態”賦能,7款人形機器人解鎖多元2025-04-04
- “一腦多態”賦能,7款人形機器人解鎖多元2025-04-04
- 人形機器人如何突破續航瓶頸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