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量來看,各項指標跌幅收窄趨勢更為明顯。去年10月份以來,房地產各項指標跌幅持續收窄,今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額、銷售面積,新開工、房地產企業到位資金、個人抵押貸款等指標,跌幅明顯收窄。
從結構來看,出現結構優化、品質提升的趨勢。一線城市整體表現較好,一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0.6%,市場交易趨于活躍。二線城市改善性需求釋放。從品質來看,好房子銷售量價增長都較為明顯。而且一季度土地市場升溫比較明顯,溢價率出現大幅回升,反映出積極向好的變化在延續。
這是因為樓市的四大決定性因素開始出現良性循環。一是房地產本身,多項指標跌幅收窄;二是一攬子增量政策陸續出臺,宏觀經濟環境向好;三是市場預期逐步得到修復;四是樓市負向循環被打破,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房地產有了持續正向發展的條件。
4月16日,北京,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在“2025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汪俐辰 攝
倪鵬飛認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基礎還有待夯實。未來持續實現止跌回穩目標,他總結了四方面內容:減負、配套、加力和挖潛。
對購房者要減負。他建議,存量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調,以及考慮房貸與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相結合。
“好房子”的配套要進一步完善。他認為,目前樓市仍存供需錯配問題,市場對“好房子”的需求較大,但是供給相對不足。“好房子”發力對帶動投資、扭轉價格、促進銷售、提振信心、滿足高質量生活等都有重要的積極影響。此外,“好房子”周邊的公共服務、以及在土地拍賣、資金供給方面的配套改善對樓市穩定均有重要意義。
存量商品房收購要加力。就地方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轉化成保障房,多地已經提出相關政策。他建議,通過建立機制,提高各方積極性、降低道德風險。
通過注入優質資源激發購房潛力。倪鵬飛指出,從儲蓄率等數據來看,目前市場需求還有相當規模,如何激發購房潛力,重點在于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好其優質公共服務的規模效應。比如:優質教育資源、養老資源與購房需求更好結合,是出清市場止跌企穩的潛力所在。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