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健康已成為重要的消費驅動力。”WWD中國副董事長楊玟指出,肉眼可見的戶外活動增長,療愈經濟、美容經濟、食品健康和綠色生活經濟的發展,為中國消費帶來了許多新契機。
從美容經濟大趨勢看,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醫學研發中心總經理丁可觀察到,如今中國消費者對護膚的理念發生變化,越來越關注科學護膚,這使得產品企業更加注重將科技轉化為商品帶給消費者,從而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科技含量”的信任。
全球免稅業研究機構“穆迪達維特報告”中國首席代表張軼梅分析免稅品消費趨勢時指出,過去美妝是免稅店銷售產品最主要的部分,消費者需求更偏重美白、保濕等類型功效,而現在的消費者需求向全方位發展,更多關注外在美、身心美以及環境與社會的全方位需求。
美容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健康和食品產業也在改變,釋放出巨大消費潛力。
時尚傳媒集團副總裁韓德成援引研究數據表示,今年中國大健康產業消費市場規模有望達1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30年可能達16萬億元。他指出,目前保健品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25歲到40歲之間,占比近四成,更多年輕人愿意消費“美與健康”。
以自己所在的白酒業為例,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旭表示,目前數字化技術應用日趨深入,消費者在花錢上更理性,更加注重場景化和沉浸式體驗。該集團正打造“酒旅”融合,邀請消費者到集團進行沉浸式體驗,通過看、聞、評等方式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偏好。
哪些因素讓“美與健康”消費刮起了新風?業內人士認為,這當中既有政策端驅動,也有科技和經濟發展助力。
張軼梅指出,行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指揮棒”的引導,2016年中國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大健康產業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此外,“90后”和“95后”已成為消費市場主力軍,消費群體和消費者觀念的代際變化對消費趨勢產生決定性影響。
韓德成分析認為,隨著中國居民人均收入提升,人們更愿意在健康等領域進行“悅己”消費。與此同時,科技的創新與迭代,帶來了新設備、新治療方法、新美容手段,也讓美容和健康變得更加便捷安全,進一步助推該領域消費增長。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