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粉紅海豚
香港水域再現粉紅海豚是一條非常可愛的熱搜,就像發布的“滾滾”的消息一樣。在2020年因為新冠的影響,在香港水域的輪渡停運后,香港周邊水域出現了大量的粉紅海豚,而其實它還有一個其他的名字,那就是“中華白海豚”,成年時身體呈粉紅色,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估計,目前該水域約有2000頭粉紅海豚。
香港水域再現粉紅海豚網友評論:
?中華白海豚介紹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屬于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恒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它們是我國海豚科動物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雖然被人們稱為白海豚,但這種海豚并非終生白色。剛出生的時候,它們是青灰色的;青年時期,變成淺灰色;然后,它們越來越白。老年時,它們會變成純白色。當這些成年海豚快速運動的時候,為了散熱,皮下的毛細血管會充血使皮膚變成美麗的粉紅色。所以,在我國臺灣地區,中華白海豚也被人們稱為粉紅海豚。
中華白海豚不集成大群,常3~5只在一起,或者單獨活動。除了母親及幼豚,白海豚組群不會有固定的成員。它們的群居結構非常的有彈性,而組群的成員也時常更換。根據記錄,組群最多可有23條白海豚,而平均為4條。性情活潑,在風和日麗的天氣,常在水面跳躍嬉戲,有時甚至將全身躍出水面近1米高。游泳的速度很快,有時可達每小時12海里以上。在各種漁船中,白海豚特別喜歡在雙拖船后覓食,而在雙拖船后的海豚組群也比其他的大很多。中華白海豚與陸生哺乳動物一樣肺部發達,用肺呼吸,呼吸的時間間隔很不規律,有時為3~5秒鐘,有時為10~20秒,也有時長達1~2分鐘以上。外呼吸孔呈半月形開放于頭額頂端,呼吸時頭部與背部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并發出“Chi-Chi-”的噴氣聲。
一、海豚是粉紅色的原因
中華白海豚并不是一生都是白色的,在它們一出生時身體的顏色是青灰色的,到了青年的時候就會成為淺灰色,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上的顏色會越來越白,等到老了就會成為純白色。當它們在進行運動的時候,為了能夠散熱,于是它們皮下的毛細血管就會產生充血的現象,于是就成為了非常漂亮的粉紅色。因此中華白海豚也被大家稱之為粉紅海豚。
二、粉紅海豚的習性
它們跟陸地上面的哺乳動物是一樣的,都是用肺部來呼吸,它們的呼吸孔在額頭的前端,當呼吸的時候頭和背會露在水面上,直接呼吸著空氣里面的氧氣。粉紅海豚的性格十分的活潑,在天氣好的時候,經常跳出水面嬉戲,有時還會跳出一米高。它們的眼睛非常的小,視力也非常的差,它們是靠回聲定位系統來辨別方向。粉紅海豚的壽命有30至40年之久。
出現粉紅海豚代表著它們是屬于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它們身上的粉紅色不是因為色素引起的,而是因為運動時皮下血管充血而產生的粉紅色。它們跟人類一樣是恒溫的,并且是用肺部進行呼吸運行。現如今已經出現了許多起中華白海豚擱淺事件,因此保護海洋和海洋動物已經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事情
補充資料:
新加坡南部海域發現瀕臨滅絕的粉紅色海豚
10月14日,一只粉紅色海豚出現新加坡南部海域,由于靠近海岸游泳線,被網友上傳到社交網絡。今年的2月,也有網友在新加坡南部的拉扎魯斯島捕捉到它們的身影。當時三只粉紅海豚一起出現,還不時躍出水面,十分活潑。
罕見的粉紅色海豚為印度太平洋駝背豚(Sousa chinensis),又稱中華白海豚,屬于瀕危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也被列為“易危”等級。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也常見于中國東海。剛出生時體呈深灰色,年輕的會呈灰色,至于成年的則呈粉紅色。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