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媒7月24日報道,朝鮮向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表示,不接受韓國政府支援的5萬噸大米。拒絕的理由是“韓美聯合軍事演習”。
這兩年,朝鮮因高溫、干旱等問題,造成糧食不足問題加劇。美國農業部22日預測稱,今年朝鮮的大米產量僅為136萬噸,與創下10年來最低值的2018年相持平。(相關文章:朝鮮正遭遇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短缺)
上個月19日,韓國政府決定通過世界糧食計劃署,投入超過408億韓元規模的南北合作基金,為朝方提供一系列糧食援助計劃,而5萬噸大米只是“第一步”。
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朝鮮以韓美聯合軍演為由拒收韓國提供的大米援助,令韓方多少有些意外。
據悉,這是韓國政府12年來首次通過國際機構向朝鮮提供援助,也是朝鮮首次將援助拒之門外。
上周,韓國政府其實就已獲曉此事。今天上午,統一部就此回應稱,“已經得知朝方內部決定,還需要進一步確定確認是否是朝鮮的正式立場。”
統一部補充稱,朝方的不滿可能來自于實務協商議題增多,還留有余地。“到底是徹底不收,還是有期限的不收,并不明確。"
目前,世界糧食計劃署仍在試圖說服朝鮮,而韓國政府計劃得到朝方書面的正式立場后,再制定事后方針。
《紐約時報》報道稱,對朝糧食救援計劃的相關準備工作其實已經處于中斷狀態。此前,韓國政府原計劃在本月內出港第一艘大米船,不過,由于韓朝間相關的船舶條款發生沖突,出港計劃已被擱置一旁。
6月30日,朝美首腦在板門店的歷史性會晤為半島和平帶來新希望。不過,雙方原定將在2至3周內重啟無核化談判的進程停滯不前。
近期,朝方以下月初即將展開的韓美聯合軍演(19-2同盟)以及“美方在板門店做出的承諾不同”為由,拒絕回到談判桌。
朝鮮外務省發言人16日發出警告稱,如果"19-2同盟"演習落實,“將對朝美實務協商產生影響”。23日,朝鮮對外機關報《朝鮮新報》發表了題為《聯合軍事訓練是朝美協商的障礙因素》的文章,表達不滿。
有分析稱,朝鮮對韓美聯合軍演如此敏感,可能為了在之后的對美無核化談判中得到先發制人的機會。
也有觀測稱,這可能是對今年4月韓美空軍聯合編隊軍訓練的排斥感在起作用。
一位消息靈通人士表示,從今年4月22日開始,為期2周的韓美空軍演習,時間上恰好是金正恩離開朝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遠東地區符拉迪沃斯托克會面的時期,令朝方感到軍事性威脅帶來的不安。
目前,朝方對韓態度驟轉。除了拒絕韓國的糧食救援計劃,還拒絕現代集團提出的下月4日在金剛山舉行已故會長鄭夢憲逝世16周年紀念活動等提議。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