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阿里合伙人身份一周后,倪行軍又有了新的職務——支付寶董事長。
距離7月26日,阿里徹底揮刀斬斷與螞蟻集團之間扯不清的關系僅一周之后,支付寶又迎來了核心管理人的變動。
8月1日,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井賢棟變更為倪行軍。據內部人員透露,支付寶方面已向工商部門提交了變更申請并順利獲批。倪行軍是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也是支付寶創始團隊核心成員。
至此,兩大主體公司的新任管理層已塵埃落定。而這次高層變動,也讓倪從軍這位老阿里人重回公眾視野。
初創的阿里和會計出身的碼農
直到現在,倪行軍在自我介紹時,仍將自己稱為一名碼農。
而這要從2003年8月的杭州說起。
在馬云的湖畔花園16幢1單元202室,還是一家創業公司的阿里,邂逅了夢想成為程序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倪從軍,開始了彼此的財富故事。
彼時,web互聯網才興起不久,西裝革履的倪行軍就被阿里忽悠進了“淘寶網”這個神秘的新部門。
創業故事的前奏,向來是不那么體面的。在那個擁擠的住房里,自學編程的倪從軍寫下來一行行網頁劫持代碼。
什么是劫持代碼?就是網絡上過街老鼠一般的彈窗廣告。用戶點一點鼠標,就會蹦出十多個淘寶網的廣告。
而就是這種不體面的推廣,讓初生的淘寶網擴大了知名度。而是這樣的“出生”方式,讓淘寶成為了倪行軍朋友口中的“十大流氓軟件之首”。
2003-2004年那段時間的淘寶,購物非常復雜。線上支付還未普及的時代,由于交易雙方的不信任,商家不愿意先發貨,買家不愿意先掏錢,交易周期被拉得很長。
于是淘寶網內部就在開發一個“擔保交易”的產品,也就是淘寶平臺先拿著買家的貨款,確認收貨后再把錢給到賣家,也就是現在人們已經離不開的支付寶。
寫下支付寶“第一行代碼”
如今的ebay已被淘汰出局,而當時的ebay卻是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在淘寶與eBay的戰爭中,支付寶是一個關鍵“武器”,它解決了交易環節“信任”的問題,而開發這個龐大的系統的重任落到了倪行軍身上。
倪行軍接手時,支付寶只有一個雛形,每天的交易筆數只有個位數,甚至沒有退款功能。當時,他是支付寶唯一的一名程序員。
“姜鵬跟我講了很長時間支付寶怎么樣,支付寶未來怎么樣,反正我沒聽明白,還是直接看代碼最明白。代碼比較簡單,因為就幾個代碼文件,基本上就看需求,看我的心情。需求也不多,也沒有PD,甚至沒有運營,什么都沒有,就我一個工程師。”在一次訪談中,倪行軍回憶道。
幸運的是,這種單打獨斗的狀態很快就被打破。時代的快車來了,想擋也擋不住。順應時代而生的支付寶,交易量很快就從幾十筆指數增長到了幾十萬筆。支付寶也得以搬出湖畔花園,自立門戶。
十年后的2013年,支付寶的日均交易額已經接近90億元。
成為關鍵人物
其實和人們所以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固有印象不同,支付寶當年是一個支付成功率只有不到 60% 的產品。很少有人知道,2010 年,在團隊年會上,馬云用「爛」字,痛罵了整個支付寶團隊;也很少有人知道,余額寶、芝麻信用、小程序,這些耳熟能詳的產品功能,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掙扎……
正是這個會計出生帶著點拼勁的程序員,在17年間從最早的支付寶正式版本開始,做了賬戶體系、快捷支付、小程序等等一系列影響巨大的項目。
2014年9月,倪行軍迎來了自己高光時刻。彼時正籌備赴美上市的阿里更新上市招股書,新增加3位合伙人,分別是多隆(蔡景現)、苗人鳳(倪行軍)和大炮(方永新)。
要知道,合伙人最看重的就是堅持使命、傳承文化。而顯然這都是倪行軍所具備的。而三人的投票中,幾乎全票通過。
以倪行軍為代表的這些人,他們未必是在業務線手握重兵,或者層級很高的人,也不一定為很多人所知。但并沒有刻意地去挑選或是安排,從為支付寶寫下第一行代碼到成為支付寶的董事長,他完全自然生長出來的。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