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5日以來,我國快遞日均業務量達5.4億件。這意味著,每一秒鐘就有超過6000件快遞在國內流動,1988年全年153萬件的包裹運送量,現在不到5分鐘就能達到。
“當時的郵遞員肩背郵包,騎著笨重的二八大杠(自行車)在鄉道上跑得艱辛,后來改摩托車、電瓶車,又到無人車、無人機,工具日新月異,這在最初是想都不敢想的。”來自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郵政分公司的殷勇,1986年入行,如今已是扎根基層39年的“老郵政”,連續兩屆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1700億件大關,與2014年的140億件相比,十年間增長逾12倍。數據背后是快遞員辛勤付出的汗水,也是智慧物流技術持續革新的體現。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殷勇提交了一份關于支持低空物流在郵政服務中廣泛應用的建議。
談及“快遞員是否會被技術取代”這一問題時,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的快遞物流領域人士均給出了否定回答??爝f物流專家趙小敏表示,技術的確在重塑行業并改變著從業者的工作方式,但在快遞服務的末端觸達體系中,快遞員有其不可替代性。
被“智慧”重塑的日常
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在圓通的一個分揀車間內,一個接一個的包裹被送到傳送帶上,經過“全身”掃描后,系統自動識別其投遞區域,將包裹精準地分揀到對應的分揀口,隨后裝車進入派送環節。
“這種智能分揀設備借助先進的傳感器和算法,可精準識別和分類包裹,降低人工分揀的錯誤率和勞動強度。”圓通科技網點操作開發副總監潘海靈表示,快遞行業的技術革新速度空前,從中轉、倉儲、分揀到派送、簽收等各環節,都深刻地改變著快遞員的工作模式和日常體驗。
“與我2007年送快遞時相比,最大的變化在于工具的便捷程度上。”極兔速遞嘉興網點的網絡管理員潘云云稱,當時電商不發達,派件全靠紙質單子,一天可能只送50件左右,效率較低,而今電商興起,快遞量激增,快遞員一天可能要送五六百件甚至更多。“還好有智能派件系統等工具,用手機一查就能隨時掌握送件信息,效率大幅提升。”
時間對于快遞員而言至關重要。在配送環節,智能路線規劃系統可以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實時交通數據、天氣預報和用戶收件偏好等信息,為快遞員提供最優的收派路線規劃,減少無效行駛里程,降低燃油、車輛維護等成本。潘海靈透露,以每日數千萬的派送量計算,相比傳統方式,效率至少提升了30%至50%,成本降低了約30%。
“現在有了智能助手軟件,快遞員們輕松多了。以前需要手動輸入批量打電話、查件等各種指令,現在語音喚醒智能助手后瞬間就能搞定。這樣一來,快遞員就能更專心地送快遞、收件,服務質量自然就上去了,客戶投訴也少了。”圓通速遞上海北新網點部門主管張歡強調,不僅是快遞員,快遞客服的工作模式也變得與以前大不相同。
在擔任主管前,張歡曾做過8年的快遞客服工作。“過去客服主要處理客戶與業務員之間的問題,現在則要面對客戶、網點和業務員三方面的問題。”張歡說,“智能分析工具能幫我快速分析、響應客戶需求,24小時在線的智能客服則能處理大量基礎工作,讓我有更多精力溝通協調更復雜的問題。”
目前,DeepSeek大模型引發的新一輪AI熱潮,已經蔓延到快遞業,包括順豐同城、京東物流、極兔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率先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中國郵政集團寄遞事業部也于近日完成大模型私有化部署,下一步將深度結合寄遞業務場景,打造智能客戶助手、智能坐席助手和數字員工等各類場景式助手,實現AI機器人全時進行業務處理,預計部分場景客戶服務效率整體提升33%以上。
“無人配送”還是“人機共生”?
2024年,快遞行業在無人配送方面實現了明顯突破。數據顯示,去年行業應用無人車近千輛、無人機超300架,實現無人機配送快件近300萬件。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使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得到了便利化解決。
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境內的穆墩島為例,殷勇回憶,以前島上居民收寄郵件必須通過郵遞員坐船來回,往返需要大半天時間。由于水路運輸成本高,進島的郵件配送不及時,緊急物品、新鮮蔬果等無法第一時間送達。
“今年2月21日,我們首次采用無人機投遞郵件。當無人機飛抵島上時,居民們歡呼雀躍,那一幕令我終生難忘。”殷勇表示,中國郵政泗洪縣分公司的“空中郵路”開通后,全程只需要10分鐘,相比傳統配送方式,配送時效提高了83%。“特別是島上老年人較多,他們需要緊急藥物的話,通過無人機配送更快捷、更方便。”
目前,我國規模以上郵快件處理中心達1300個,快遞最高日處理量達到7.29億件,全自動分揀設備、無人機等智能設備助力快遞時效的進一步提升。據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將采取自動配送。在此情況下,“機器換人”的說法不絕于耳。
“與‘無人工廠’不同,快遞物流不生產具體產品,卻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必要環節,所以其關鍵不在于是否‘被替代’,而在于能否以‘人機共生’的智慧,讓科技為拓展服務邊界插上翅膀。”趙小敏認為,智慧物流的發展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構建“人機共生”的新生態。
從“按時送達”到“體驗至上”,當前快遞行業正經歷服務理念的深刻變革。據此,張歡表示,在人與人之間的必要溝通方面,機器永遠無法取代“人”的作用,它只能輔助快遞員,幫助他們減輕工作負擔,以便更高效地服務客戶。
潘海靈強調,智慧物流旨在讓人在更合適、高效的崗位上發揮更大作用,而非替代人力。比如,中通快遞武漢黃陂盤龍城網點引入8輛無人車作為試點運行,其負責人吳飛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使得快遞包裹從中轉網點到社區網點的運輸成本降低了50%,快遞員的時間精力大大節省,從而能更好地專注于上門收派件服務。
在變革中掌握主動
今年以來,許多物流企業紛紛搶抓機遇,積極投身智慧物流發展。
全國首個“空地協同”智慧物流運營中心——順豐集團旗下的豐翼寶安低空智慧物流運營中心正式啟動;笨鳥速運自主研發的鳳凰系統完成全面測試,并成功打出首張電子面單;菜鳥研發出業內首個自動駕駛高性能大規模強化學習規劃器,將提升菜鳥無人車應對復雜場景的能力……經測算,2025年1月至2月我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68.6,同比提升11.8%。
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表示,在我國,以數字化、智能化為引領,通過建樞紐、強通道、優網絡、提能級,快遞業已成為現代物流領域覆蓋面最廣、綜合運輸方式應用最好、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生產效率提升最快的代表性產業。
快遞企業積極更新自動分揀設備、升級智能倉儲控制系統,促進人機高效協同,提升網絡轉運效能;聚焦多樣化寄遞需求,在活魚水產寄遞時采用“水+氧氣”特色包裝,延長保鮮時效;通過增設前置攬收點+無人機運輸+高鐵、航空運輸,大幅壓縮轉運時長,保障鮮活水產抵達消費者餐桌,不斷改善服務質量。
“智慧物流的發展勢不可擋。”趙小敏指出,大模型未來將重塑物流行業,有前瞻性的物流公司需加大投入,打造更強大的技術團隊,加強持續學習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提升創新能力。快遞從業者特別是快遞員,一定要多學習,多關注社會發展進程,才能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獲得更加有利的位置。
比如,擁有3年“飛齡”的無人機駕駛員溫中勁,曾經是一名負責快遞分類工作的“快遞小哥”。通過主動爭取內部培訓計劃、刻苦學習,毫無基礎的他,現在已經是一名成熟的無人機駕駛員了,他曾同時操控過4條線上的13架無人機。
潘海靈認為,人機協作的關鍵在于實現業務員與智能設備的無縫配合。一方面,依靠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設備和系統,如智能調度系統,實現人與設備的高效協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強業務員的技能培訓和素質提升,增強他們對智慧物流系統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針對年紀較大的快遞員,可以推出一些短視頻課程,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逐步指導操作,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工作技能。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千億件”時代,智慧物流加速重塑快遞員日2025-03-18
- 提振消費增收“先行” 專家詳解怎樣拓寬“2025-03-18
- 提振消費增收“先行” 專家詳解怎樣拓寬“2025-03-18
- 經合組織將2025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1%2025-03-18
- 事關就業補助、育兒補貼……今年提振消費這2025-03-18
- 天津口岸首批進口動物源性生物材料鱟血清蛋2025-03-18
- 香港聯交所發布《2024年上市委員會報告》2025-03-18
- 今年中國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超132萬份2025-03-18
- (經濟觀察)多個“加快”顯示中國經濟開年2025-03-18
- 新聞丨醫療器械檢測權威專家團隊蒞臨上海威2025-03-18
- 加大“西煤東運” 國鐵太原局啟動應急預案2025-03-18
- 第七屆上海市工商業領軍人物:“新”浪潮里2025-03-18
- 新疆中藥材交易平臺上線 暢通中亞進出口2025-03-18
- 浙江自貿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啟用 助數據安2025-03-18
- 指數基金市盈率在哪里查詢?基金估值高適合2025-03-18
- 基金收益的分配原則是什么?基金當天買入價2025-03-18
- 基金確認份額當天有收益嗎?基金當天買入價2025-03-18
- 印尼翎亞航空將開通廣州至巴厘島直飛航線2025-03-18
- 廣湛高鐵珠江四線特大橋珠江西橋完成鋼桁梁2025-03-18
- 遼寧1359個新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超3500億元2025-03-18
- 今年中國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超132萬份2025-03-18
- 基金經理調倉是什么意思?基金經理每天調倉2025-03-18
- 第八次中英能源對話在北京召開 雙方明確重2025-03-18
- 鄭開城際鐵路全線貫通 同城步伐加快2025-03-18
- 今年中國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2025-03-18
- 國家統計局:中國樓市繼續向止跌回穩方向邁2025-03-18
- 前2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4% 快2025-03-18
- 前2月中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5.9% 前沿2025-03-18
- 互聯網大廠,爭奪AI超級應用2025-03-18
- 萬畝梨花激活縣域經濟 逾34億元項目在金川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