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府新聞辦3日舉行“改革進行時 縣區在落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嘉峪關專場,嘉峪關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石福勝說:“工業始終是我們的基礎和命脈。”
工業強市是嘉峪關發展的導向。石福勝介紹說,該市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24個月保持9%以上增速,近3年工業固投年均增速達40%。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上,堅持以“三化”改造為牽引,著力推動鋼鋁產業裝備升級、工藝提升、產品換代,先后引進甬金22萬噸精密不銹鋼板帶、嘉唐鋁業600萬噸氧化鋁等一批重點延鏈補鏈項目。
圖為嘉峪關東湖景區。(資料圖)嘉峪關市委宣傳部供圖
為加快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嘉峪關積極構建“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能源體系,形成了從光伏組件、儲能電池到光伏電站、綠色高載能產業的全鏈條產業閉環。在未來產業布局建設方面,當地因地制宜謀劃布局氫能、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產業,總投資22.8億元的新型能源裝備智能制造項目落戶,填補了甘肅乃至西北地區布朗氣發生裝置制造領域的空白。
嘉峪關市工信局局長朱自虎回答記者提問表示,要做好高質量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必須要強科技提動力,全力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推動數實深度融合,培育國家和省級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制造優秀場景15個,國家和省級5G工廠4個,“上云”企業52家。加速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培育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載體19個。
同時引導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戶、創新型中小企業54戶,全市規上工業企業較“十三五”末增加26戶,達到86戶。
據了解,甘肅省委對嘉峪關提出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要求,朱自虎說,嘉峪關作為一座典型的工業城市,在加快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產業配套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在充分利用河西地區得天獨厚的風光電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圍繞構建“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能源體系,統籌發展光伏發電、儲能、新能源電池和綠色高載能等配套產業。
下一步,該市將聚力構建具有嘉峪關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力爭鋼鋁產業總值達到1200億元以上,實施數字化技術改造的規上企業占比達到80%以上。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