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智慧國家治理實驗室學科交叉團隊發布技術方案與成果。山東大學供圖
目前,上述實驗室獲批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總計超過50項,發表高水平論文百余篇,獲批相關專利30余項。該實驗室還協助青島市排查風險企業450家,清退投資民眾近9000人,清退金額逾10億元,有效維護地方金融安全與社會穩定。
由于金融犯罪往往具有隱蔽性強、鏈條復雜的特點,傳統的金融風控手段往往局限于單一領域,難以有效應對跨行業、跨領域、跨層級的風險傳導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2023年,中共青島市委政法委與山東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青島市“金智谷”平臺為依托,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共建山東大學智慧國家治理實驗室。這是中國高校首個以“智慧治理”為主題進行交叉學科融合建設的實驗室。
據了解,該實驗室整合來自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法學院、國際創新轉化學院和其他頂尖高校、科研機構的高層次研究隊伍,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科交叉團隊。團隊中30余位專職研究人員包含了國家級青年人才、山東省泰山學者等國家級、省級高層次人才。
該實驗室學科交叉團隊基于“三層關系穿透分析+深度學習風險決策+金融大模型智能解析”的交叉研究方法,提供了一套可落地、可擴展的風控智能化解決方案,助力政法委、金融監管部門破解風控治理難題,提升金融安全治理效能。
“真正解決問題,一定要到現場去深入了解平臺的系統和數據。”山東大學智慧國家治理實驗室研究員、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師褚雷說,團隊的風控系統使風險識別從“事后響應”轉向“事前預警”,有力推動了金融風險治理上的數智化升級。
“我們正在優化企業風險評估指標體系,未來將構建金融風控大模型,讓算法像‘智慧大腦’般預判風險傳導。”山東大學智慧國家治理實驗室副主任李玉軍介紹說,該實驗室的學科交叉團隊將繼續立足金融科技與社會治理的交叉前沿,充分發揮學科融合的“催化劑”作用,賦能政府、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打造更精準、更高效、更智能的風險治理體系,為金融安全與社會穩定注入強勁的科技動力。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