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開州漢豐湖美麗景色。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地處三峽腹心、秦巴腹地的重慶市開州區,把漢豐湖成功創建成全國美麗河湖和市級示范河湖。漢豐湖流域水資源充沛,現已實施中小河流等綜合治理項目30余個,并建設水位調節壩,湖內水位常年保持在170.28米至175米之間,消落區水位變幅由原來的35米降至4.72米,發揮“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獨特魅力,為世界庫區消落帶治理、保護、利用提供寶貴經驗。
在175米水位以上,漢豐湖實施了4950畝鳥類生境工程,利用改造低效林,引入利于鳥類筑巢的樹種,實現保持水土與庇護鳥類雙贏環境目標。“如今,漢豐湖已成為魚類、鳥類棲息的‘天堂’,每年來越冬的候鳥達2萬余只。”開州區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新華說。
圖為梁平美麗景色。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位于重慶東北部的梁平區,是西南地區唯一的國際濕地城市。當地以雙桂湖為城市濕地有機網絡核心,實施河湖連通工程,引水入城進小區,通過疏浚、護坡、復綠等方式實施城市綠地系統“細胞”工程,修復城市濕地公園8個,建成“小游園、小花園、小憩園”86個,形成近30平方公里結構完整、功能連續的城市濕地連綿體。
此外,梁平區全面實施“小微濕地+環境治理、有機產業、民宿康養、生態旅游、自然教育”發展模式,形成經濟作物種植、水產養殖、濕地康養、濕地旅游四大生態產業,讓生態效益轉化為民眾增收致富的經濟效益。
奉節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當地推進產業培育逐“綠”而興,重點打造臍橙、中藥材、生態畜牧等優勢產業集群,并構建以生態康養、自駕行攝、尋跡詩城等為支撐的生態旅游發展格局,昔日礦山青龍鎮大窩社區實現綠色轉型,獲評國家4A級景區。
圖為巫山紅葉美麗景色。重慶市生態環境局
同樣地處三峽庫區腹心的巫山,是長江出渝的最后一道關口。當地壯大“三峽紅葉·巫山脆李”,將生態資源化為致富資本。圍繞長江巫山段、大寧河沿線等重點區域,巫山栽植紅葉類樹種20余種120余萬畝,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游玩,讓“綠色顏值”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生態價值”。(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