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排名前列的四家國有大行中期業績均已揭曉。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上半年,“工、農、中、建”四大銀行經營總體穩健,在積極應對行業挑戰的同時,加力服務實體經濟,信貸資金對重點領域實現精準投放。
——應對利潤增速承壓挑戰
上半年,中國工商銀行凈利潤1712.96億元(人民幣,下同),中國建設銀行凈利潤1650.39億元,中國農業銀行凈利潤1365億元,中國銀行凈利潤1186.01億元。四大行經營效益總體穩健,但僅農行凈利潤增速同比正增長。
事實上,凈利潤增速放緩,已是整個銀行業需要應對的挑戰。
今年1至7月,中國銀行業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平均利率較2021年的前期高點下降超100個基點。上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1.54%,也較前期高點下降超50個基點。
由于中國商業銀行凈利息收入占營業收入八成左右,其增長放緩對利潤影響顯著。此外,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降低服務收費,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已連續5年同比下降。
各大銀行正想方設法應對。如上半年凈利潤正增長的農業銀行凈息差為1.45%,雖同比收窄,但環比一季度上升1個基點。
農行行長王志恒在業績發布會上說,該行將全力保持凈息差總體穩定,保持非息收入多元增長。下半年農行將把握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及推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機遇,持續推動中間業務高質量發展。
——信貸投放聚焦重點
手握可觀資金的四大行錢往哪兒投,是各方關注焦點。
從中報看,四大行信貸投放密切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展開。其中,在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中,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領域受到重點“呵護”。
截至6月末,建設銀行投向制造業的貸款3.05萬億元,增幅12.79%;民營企業貸款5.87萬億元,增幅8.74%;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2.72萬億元,增幅21.19%。
同期,工商銀行境內全口徑投融資新增2.8萬億元。科技金融方面,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近3.1萬億元,較年初增加近4000億元。
進入下半年,各大銀行信貸投放策略將繼續側重服務實體經濟,促進信貸合理增長、結構持續優化。
如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透露,對私方面,中行將繼續加大房貸投放力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服務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積極服務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挖掘重點客群及合作場景,推動非房消費貸款擴面增量。對公方面,將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促進重點領域貸款投放,加大對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不良貸款率齊降
備受關注的資產質量方面,四大行上半年表現穩健,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末今年初下降。
中國銀行逾期與不良貸款剪刀差已連續19個季度為負。中行風險總監劉堅東說,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態勢為該行資產質量管控創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市場亦高度關注銀行業地產相關風險演變情況。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回應稱,工行在落實好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同時,把好資產選擇關,著力構建分散、多元、均衡的房地產投融資結構,加大風險房企和項目的處置出清力度,提高撥備提取比例,房地產業資產質量總體穩定。上半年,工行房地產業不良率較年初下降了2個基點。
農業銀行副行長劉洪介紹,截至6月末,農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與年初持平,遠低于去年峰值,新發生的不良貸款較去年同期也有所下降。該行持續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風險管控,充分計提撥備,資產質量總體平穩。(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