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多地出現疫情。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公布,我國近30天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
這讓很多人開始擔心元旦假期能否出行?今年春節還能回家嗎?據此,多位權威專家給出研判。
鐘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并研究預防措施。
鐘南山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張伯禮: 建議提前放假,不能掉以輕心
在12月17日舉行的2020中國·海口中醫藥產教融合國際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談到,近期我國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病例,但一旦發現就能夠很快控制,很少傳到三代,證明我國對于疫情防控的經驗和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張伯禮院士提醒,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1月底仍屬高危時段,仍需高度警惕和預防。對此,給出三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例如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以前的經驗證明了這些方法是有很好防控作用的,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情況就會大大改善,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慎終如始。
第二,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第三,醫療衛生部門要隨時做好準備,不能掉以輕心。發熱門診也好,隔離病房也好,各種的人和物的準備,依然不能懈怠,一旦發現個別零星散發病例,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病毒阻斷,不讓病毒發展。
張伯禮院士表示,今年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疫情,大家盡管放心,過一個祥和的、快樂的春節,這個一定能夠達到 。
吳尊友:曾發生疫情地,冬季復發概率大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12月14日央視新聞《新聞1+1》節目中表示,一般來說,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會大。但這并不是說其他地方就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吳尊友表示,冬季以來,海外絕大多數國家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幅上升,感染者人數和受污染物品正在增加。對于國內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在這樣的全球背景下,中國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屬于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
曾光:回家過年沒問題,但不鼓勵串門
對于元旦春節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分析稱,在今年國慶期間,也曾遇到過大規模的人員流動,算是做過一次壓力測試。事實證明,只要防控措施得當,風險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春運期間的人口流動規模要比國慶長假大得多,再加上冬季氣溫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再加上民眾過節會走親訪友,較大規模的室內聚集也都會增加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所以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風險肯定會增大。
曾光教授認為,雖然春節期間人員大流動,但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傳播范圍較廣的重大疫情。從這個角度上講,春節期間大家回家過年是沒問題的。但今年過春節肯定還是不鼓勵互相串門,或大規模的室內聚集。
此外,冬季也是流感和肺炎的高發期,曾光建議可以先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因為一旦感染了流感或肺炎,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也不利于對新冠肺炎的抵抗。如果在春節前新冠肺炎疫苗能夠出來,大家也可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對于65歲以上且患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曾光不建議春節期間長途勞累奔波,留在當地過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會更大。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