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的發明介紹
事實上,關于毛筆的發明,起源 于何時,一直存在爭議。有些人認為秦朝鎮守北方長城的蒙恬將軍是毛筆的真正發明者。還有人認為,毛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更遠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新石器時代。
作為上古時代的一種文明形式,它在中國經歷了很長時間。陜西出土了一座距今5000多年的墳墓,在那里發現了凹硯和彩陶,上面的紋理可以確定是用毛筆繪制的痕跡。同樣,在湖南長沙和河南信陽的戰國墓葬中也發現了毛筆的象形文字,并出土了一支竹管毛筆,由此看來,毛筆在先秦的春秋戰國時期確實存在,這與當時百家爭鳴的思想狀況有關。
毛筆是誰發明的?
秦朝蒙恬造筆的說法流傳更廣。據說在公元前223年,蒙恬帶領他的軍隊去外面打仗。為了讓秦王及時了解情況,蒙恬定期寫戰報打秦王,但當時使用的書寫工具比較慢。一天,蒙恬打了幾只兔子回營地。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著,血在地上拖出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很受啟發,用兔子尾巴制作畫筆。蒙恬將軍從兔子的尾巴上剪下一些毛,把它放在一個竹筒里固定好,然后試著用墨水寫字。但是兔子的尾巴毛是有光澤的,根本不吸墨。蒙恬試了幾次,結果都不令人滿意,于是他把毛筆放在門前的石坑里。過了幾天,蒙恬無意中看到了自己丟棄的毛筆,發現毛筆已經濕了,兔子尾巴毛更白了。蒙恬拿起畫筆,蘸上墨水寫了幾個字,效果極佳。這個石坑含有石灰,兔毛用堿水浸泡后油脂脫落,變得柔軟好用。經過多次實驗和改進,總結出了108道制筆工序,于是就有了后來被稱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
總的來說,蒙恬制筆理論還是可信的,而且是此后流傳最廣的一個。個人認為上古時期發現的證據,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毛筆,都是毛筆的雛形,真正開啟毛筆書畫功能的是秦朝。
毛筆是誰發明的,重要的不是誰發明的。當然,理清歷史也很重要。毛筆是一門藝術,好的書畫作品也是無價的,是文化遺產。如何繼承和發揚毛筆藝術,創作出更好的書畫作品,值得思考。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