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各國都將應對環境氣候問題、能源結構改善、“雙碳”目標實施放在日益突出的戰略位置,全球能源市場正迎來歷史性和長期性的綠色低碳變革,包括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等綠色可再生能源與元素的產業鏈正迎來一個中長期的爆發式、持續性大發展時期。以市場最為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伊維經濟研究院在北京發布的《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展望(2030年)》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達到280萬輛左右,遠超年初預測的200萬輛,同時,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從年初預測的1640萬輛提高至1800萬輛,并展望2030年達到4000萬輛的規模。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快速增長,中金化工在其《如何看化工龍頭企業進入新能源材料領域》中預計,2025年主要鋰電池材料全球需求量較2020年增長約8-11倍, 2020-25年全球需求量均復合增速近50%。我們預計“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光伏潛在需求將保持強勁增長,2020-25年全球光伏領域EVA和POE年均復合增速超過20%。受益于電動車和光伏需求強勁增長,我們預計鋰電池、光伏等領域材料將成為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賽道。
全球和中國新能源產業與低碳循環經濟的蓬勃發展,勢必也將帶來對上游化工原料和新材料消費需求與結構的爆發式增長與雙碳式革新,并推動國內頭部化工產能與企業不斷由能源供給型向材料應用型的產業變革。從直接服務于新能源產業鏈的新材料需求端看,如磷酸鐵鋰材料、硅材料、光伏EVA材料、POE膠膜材料、PVDF材料、DMC材料、鋰電隔膜材料等細分化工新材料市場也跟隨著新能源市場的擴長而實現需求的快速放量增長。根據中金電力新能源組預計,僅2021年和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有望達到160-170GW和220-240GW,預計帶動EVA光伏料需求增加14/25萬噸。同時,根據民生證券基礎化工組報告,受益下游動力市場的快速增長,預計作為鋰電池四大原材料之一的鋰電隔膜在2025年全球和中國的需求達到247、116億平米,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6%和39%。
隨著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市場的需求支撐與發展驅動力與日俱增,國內越來越多的化工龍頭企業如萬華化學、恒力石化、東方盛紅等化工平臺型新材料巨頭企業也加快將發展目光投向這一愈加舉重輕重的化工新材料重磅市場領域。中金化工指出,“化工企業進入新能源材料領域具備資源和低成本規模化生產等優勢,“雙碳”政策下新能源材料將成為產業鏈延伸的重要方面”。以當前市場上備受關注的恒力石化計劃進軍鋰電隔膜產業領域為例,根據恒力石化公開的年報資料,公司是國內民營大煉化發展的龍頭企業,具備上游世界級石化企業的業務戰略布局,具備豐富的新能源化工原料儲備,同時,其全資子公司康輝新材料又是差異化、高性能綠色環保薄膜與塑料新材料的發展平臺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因此恒力石化憑借其在大化工平臺的戰略支撐與下游高端膜市場的多年積累,發展鋰電隔膜產業也就順理成章。據知情人士透露,恒力已經開始布局鋰電隔膜領域,設備采購、技術人員招聘等前期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
因此,隨著中國和全球新能源材料需求規模擴大,將逐步使得原有的小批量、小容量的新能源材料市場加快孕育發展,并逐步發展成為大體量、大規模的新材料化工產品,化工巨頭企業也有望更好的發揮其大規模低成本制造和產業鏈配套方面的綜合優勢,有利于我國突破新能源材料領域的“卡脖子”和“產能瓶頸”等受限環節,并在“碳達峰、碳中和”政策下,新能源板塊更加符合政策和產業發展趨勢且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因此在未來,新能源材料領域也將成為像萬華、恒力這樣的國內化工平臺型企業產業鏈延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向。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