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產業雙料驅動助力智能駕駛落地:站在L2/L3的分水嶺上,我們認為智能駕駛有望加速落地:政策端來看,我們看到美國部分州已落地自動駕駛法案;日歐地區也有望較快應用聯合國針對L3制定的法規;中國方面盡管尚未見到法等法律層面的修訂,但相關部委政策更新頻出。產業方面來看,AI技術的升級、造車新勢力的創新以及資本市場投融資環境的寬松均是積極因素。
芯片迭代路徑清晰,高級別硬件預埋成為趨勢。我們認為,AISoC是智能駕駛硬件的核心部分,在高級別智能駕駛(L3+)場景驅動下,高算力+高能效比有望成為車用AISoC單芯片的迭代趨勢。在現階段面向L2應用環境下,我們看到主流量產產品單芯片算力在個位數TOPS,能效比在1-2TOPS/W;而面對L3+應用,我們認為盡管硬件規格尚未明確,但從站在L2/L3的分水嶺上,各廠商產品規劃來看,合格的單芯片算力需達到五十甚至數百TOPS,能效比需達到5TOPS/W以上,且為處理激光雷達感知的大量數據,多芯片協同形成計算集群是趨勢。目前,主機廠多采用預埋高級別智能駕駛硬件的技術路線,把AISoC直接拉至高級別(L4)生命周期,而將功能降維至L2來推動硬件快速上量以獲取大量數據,從駕駛員角度出發不斷進行技術迭代。因而我們認為,芯片廠會先行受益于AISoC市場高速成長。我們測算2025年中國/全球智能駕駛AISoC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億/147億美元。
軟件企業靠出售服務變現,直接發力固定場景L4路線與主機廠殊途同歸:我們認為,智能駕駛軟件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從乘客的視角出發,跨過低級別智能駕駛直接攻堅固定場景L4產品,依靠直接顛覆人的出行體驗來收取服務費變現。整體來看,我們認為軟件廠商選擇的路徑更富有挑戰,但也看到了各企業也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最終有望與主機廠硬件預埋路徑相融合。我們測算,2025年中國/全球智能駕駛軟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億/258億美元。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