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滬市煤炭行業上市公司紛紛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就投資者關注的公司發展規劃、分紅安排、項目投資、行業動態、資本運作等情況與投資者深入互動交流。證券時報記者獲悉,滬市煤炭行業加大科技創新投資,發力增產保供。
交流煤炭行業發展變化
(資料圖片)
說明會上,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集中于未來煤炭市場的發展變化情況,以及煤炭行業公司是否能延續高景氣度。在回答對未來煤炭市場判斷的問題時,平煤股份表示,今年以來,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能源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油氣價格上漲較快,歐洲火電重啟讓市場認識到火電的壓艙石作用,能源長期資本開支不足導致全球能源大通脹,煤炭市場依舊處于緊平衡狀態。
“短期而言,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優化+地產預期向好+海外通脹降溫+冬儲補庫,煤炭板塊迎來密集利好,尤其焦煤板塊。”平煤股份表示,“中長期而言,煤企將會迎來價值重估,其高盈利的穩定和持續性遠超預期,且高現金流帶來高比例分紅。”在平煤股份看來,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煤電加速建設勢在必行,靈活性改造促新能源消納大有可為。
兗礦能源認為,2021年以來國內外煤炭供需緊張的根本原因在于供給端的收縮。從供應端看,由于前些年煤炭價格低迷、國內供給側改革以及全球“雙碳政策導向”,國內外對煤炭資產投資積極性不高,長達十余年的資本開支下行(海外從2008年以來,中國從2012年以來長期下行),導致國內外產能逐步出清,新增產能釋放不足。同時,新冠疫情和國際形勢突發變化使國際能源供應的不確定性增強,導致需求有彈性而供給無彈性。
“從需求端看,經濟發展伴隨能源消費量上升,新經濟取代高耗能成為全社會用電量的主要拉動力,煤炭需求量不斷上升。”兗礦能源表示,“煤炭供需因素短期內不容易解決,未來3-5年煤炭行業的供需緊平衡狀態仍將存在,預計煤炭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持續向綠色低碳發展邁進
“雙碳”戰略下,煤炭行業綠色轉型成為大勢所趨。近年來,滬市煤企通過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優化、新能源業務開拓等方式,持續向綠色低碳發展邁進。
中煤能源表示,一是支撐現有產業高質量提質增效的科技創新。圍繞“安全、高效、綠色、智能”技術發展方向,聚焦煤炭安全綠色智能化開發開采、清潔高效低碳化加工利用、廢棄礦井和深部地熱等資源能源綜合利用以及能源綜合服務商的轉型升級,部署重大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技術,支撐產業數字化升級,實現產業高質量協調發展,引領行業科技進步。
二是促進新興產業高水平融通發展的技術儲備。圍繞光伏、風電、儲能、氫能,低碳、減碳、零碳技術以及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能源行業的融合等,打造高水平“產學研用政”,發揮后發優勢,探索前沿領域,儲備應用技術,開展科技攻關,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和支撐,促進戰略新興產業與現有產業的耦合融通發展。
上海能源表示,公司已涉足新能源發電項目。光伏發電方面,公司主要是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十四五爭取做到3-5GW。公司于去年11月開始建設30MW光伏項目,目前已經投產,工礦企業用戶200多,居民用戶3萬多。公司最近在招標新能源一期示范工程170萬的光伏項目,該領域也將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
平煤股份表示,公司投資建設“智慧礦山”力度不減,礦山智能化進程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打造了多個國家級、省級示范煤礦。平寶公司首山一礦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單位,目前正按照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煤礦創建標準在緊張籌備中,計劃2022年建成國家級示范煤礦(II類中級智能化礦井)。公司將在2023年底實現礦山網絡化、數據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全覆蓋。其中,得益于“智慧礦山”的打造,平煤股份在提升單采面開采效率、煤炭開采安全性的同時,也達到了減少人力成本、優化管理的效果,盈利能力大大提升。
兗礦能源表示,2022年以來公司加快戰略轉型升級步伐,推動優勢資源要素向礦業、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智慧物流“五大產業”集中,確保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競爭實力顯著增強。礦業方面,加速轉型升級,以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四型”礦井建設為方向,加快推進重點礦井手續辦理,并落實智能化示范礦井升級改造。新能源產業聚焦“培育起勢”,以陸上風光發電及光伏上下游產業為重點,統籌利用兼并重組、合作開發,推動產業形成規模、集約發展。2022年山東省內利用礦區場地啟動分布式光伏項目,陜蒙地區開展了獲取新能源指標的前期工作。
發力增產保供助力能源安全
針對不少投資者問及的增產保供問題,陜西煤業介紹表示,增產方面,公司已取得紅柳林、檸條塔、張家峁已取得產能核增,小保當產能核增已申請,正等待核準批復,小壕兔一號、三號目前正在向國家發改委申請項目核準階段。此外,截至前三季度執行情況來看,公司長協履約接近100%,帶頭簽足簽實長協,助力保供穩價。
中煤能源表示,今年以來,國常會、能源保供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上多次提及保障能源安全等重大議題,從落實路徑看措施主要集中在增加產能、擴大產量、增加儲備等方面。公司所屬東露天煤礦和王家嶺煤礦、大海則煤礦以及新疆106煤礦被納入國家增產保供煤礦名單,可增加產能1210萬噸/年。
平煤股份表示,公司產能保持穩步增長趨勢。截至目前,公司在產礦井核定產能為3203萬噸/年,較2019年末(3047)增長156萬噸/年,主要系二礦產業升級增加60萬噸/年;四礦,十一礦產業升級各增加48萬噸/年。2020年公司原煤產量3082萬噸,焦精煤產量1151萬噸;2021年原煤產量2885萬噸,焦精煤產量1188萬噸;2022年前三季度原煤產量2268萬噸,焦精煤產量899萬噸。
中國神華在能源保供方面成果優異。今年8月份,全國經歷歷史罕見的極端天氣,中國神華開足馬力生產,煤電機組穩發滿發,鐵路港口航運高效運營。8月份商品煤產量2540萬噸,同比增長4.5%,通過跨區高效協同與統一調配資源相結合,全力加大西南地區火電燃煤供應;發電量220.4億度,同比增長37.8%,川渝地區的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183.9%,在能源保供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兗礦能源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全力戰疫情、保供應、增儲備。面對國內煤炭市場供應持續緊張,兗礦能源各電廠發電負荷持續高位運行,各生產礦井、物流保供單位積極響應、迅速行動,今年1至8月份,省內電煤完成536.3萬噸,合同進度兌現率103.1%。
為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兗礦能源規劃建設儲煤項目6個、預計新增儲煤能力370萬噸,2022年實施的4個項目已于3月份全面開工,預計年底前具備儲煤條件。在濟二煤礦煤質發運中心平均每天發運萬噸以上,9月1日至15日總發運量已達16.4萬噸。
關鍵詞: 科技創新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加大科技創新投資 滬市煤炭行業發力增產保2022-11-28
- 品牌向上帶動社會向上,2022金旗獎榜單隆重2022-11-28
- 高瓴清倉良品鋪子,這事到底能說明什么?2022-11-28
- 環球快資訊:青桔單車關聯公司增資至52億2022-11-28
- 今日最新!"光儲充放"一體化亮相2022世界物2022-11-28
- 環球訊息:惠譽:利率上升之際 印度銀行貸2022-11-28
- 靜安面包房生意好不好?靜安面包房為什么這2022-11-28
- 質量不錯的雙卡雙待智能手機 什么牌子的雙2022-11-28
- 甘肅天祝縣發展怎么樣 甘肅天祝縣屬于哪個2022-11-28
- 狗狗零食品牌排行 十大狗狗零食品牌排行榜2022-11-28
- 干洗店的費用是多少? 正章干洗店是哪國2022-11-28
- 壽司店需要多少錢?開個壽司店需要多少錢才2022-11-28
- 做空是什么意思?股票里面做空是什么意思?2022-11-28
- 方太智能油煙機守護家人健康,解除烹飪油膩2022-11-28
- 初步破解“細胞清道夫”形成之謎2022-11-28
- 當前熱訊:首支國產HPV疫苗的攻堅之路2022-11-28
- 中國生物研制猴痘候選mRNA疫苗2022-11-28
- 歷史上真實的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是真實2022-11-28
- 今日聚焦!研究顯示超聲波結合納米氣泡技術2022-11-28
- 全球微動態丨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2022-11-28
- 北京樸石醫學已無財產可供執行2022-11-28
- 天天訊息:為緩解信貸壓力 韓國金融公司向2022-11-28
- 商務部公示首批12個全國示范智慧商圈 北京2022-11-28
- 大寒是哪天 2022大寒是哪天?2022-11-28
- 天天微資訊!【方艙日記】共筑互助 方艙里2022-11-28
- 【抗疫日記】迎難而上,中山三院全力保障群2022-11-28
- 【抗疫日記】門內門外,“逸”起守望相助2022-11-28
- 【方艙日記】在前線,年輕力量這樣發著光2022-11-28
- 肺癌晚期 有活過10年的么?2022-11-28
- 清明節名言 清明節名言名句十個字2022-11-28
資訊
焦點
- 首次超過美國 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338所中國大學上榜
- Meta市值縮水至2017年水平 扎克伯格身價排名跌出全球前十
- “雙11”成立自營物流公司 菜鳥回應:消息不實
- 瑞信(CS.US)CEO發表備忘錄 試圖讓市場相信其財務穩定性
- 財務大臣重申捍衛日元立場 日本央行9月政策會議摘要提及政策轉向
- 英國迎來黃金搶購潮 新政府“迷你預算”刮起恐慌風暴
- 高盛:美國家庭和外國投資者將分別凈拋售1000億美元股票
- 違約概率飆升至至少10年來最高水平 百年銀行巨頭瑞信被傳“爆雷”!
- 美聯儲在加息速度問題上已現分歧 市場Q4能否扭轉頹勢?
- 進一步加碼全球黃油市場 威士蘭乳業收購新西蘭乳企Canary F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