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2日,百濟神州第四屆實體腫瘤高峰論壇(BEST,BeiGeneSummit ofSolidTumor)成功召開。本屆高峰論壇以“百愿共濟、馭勢共生”為主題,聚焦實體腫瘤治療領域熱點,就實體腫瘤創新療法的全球研發動向和臨床診療最新趨勢展開巔峰對話,凝聚產學研醫多方力量,共同駕馭未來實體腫瘤治療創新之勢。
本屆高峰論壇全程在線上舉行,國內外眾多實體腫瘤領域頂尖專家、學者濟濟云端,共襄學術盛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為連續開展四屆的高規格年度學術盛會,本次百濟神州實體腫瘤高峰論壇匯聚眾多大家智慧博論: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解放軍總醫院張旭院士、解放軍總醫院江澤飛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以及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博士,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博士出席大會致辭或主題分享,共話全球抗實體腫瘤事業新突破、新局面、新前景。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癌癥死亡病例 996萬例[1],全球發病率較高的幾大瘤種均為實體腫瘤。隨著全球實體腫瘤臨床研究與新藥研發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腫瘤創新藥進入患者視野,為全球實體腫瘤患者帶來新希望。
于金明院士表示:癌癥作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推進腫瘤精準防控體系的建立是提升腫瘤防治的關鍵。越來越多創新藥破繭成蝶,正不斷推動中國臨床診療實踐,并且讓更多腫瘤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久這些高品質免疫治療藥物。“我們非常開心看到以百濟神州為代表的生物藥創新藥企,可以跟國內臨床專家緊密合作,真正地實現雙贏,共同攻堅克難,一道提高學術水平,推動腫瘤防治事業發展。”
復發性卵巢癌、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是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三大惡性婦科腫瘤[2][[3][4],是需要高度關注的實體腫瘤領域。馬丁院士表示:《“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 2030 年,總體癌癥 5 年生存率提高 15%,于我們而言任重道遠。目前腫瘤的治療,從過去的放療化療到手術,現在已經進入到了精準治療的時代。“百濟神州在實體腫瘤尤其是婦科腫瘤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像PARP抑制劑帕米帕利、PD-1抑制劑替雷利珠等,對改善患者的預后做出了重大貢獻。希望國家政府、社會、企業、醫務工作者共同努力,將婦科腫瘤、實體腫瘤等重大疾病通過我們的努力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真正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
在中國,肝癌是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原發性肝癌作為我國第四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二位腫瘤致死病因[5][6][7],有著尚未被滿足的巨大醫療需求。樊嘉院士表示:除了不斷引領醫學診斷和治療技術的創新,藥物的推陳出新也是重要的一環。創新的診療理念和手段,要真正惠及病患,離不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我們很高興地看到,百濟神州為滿足中國肝癌患者的臨床需求,深耕研發并不斷地推出創新治療方案,更持續提供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臺。今天我們匯聚于此,交流最新學術進展,也期待通過本次大會收獲最前沿的信息,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一道造福更多病患。”
除肝癌外,腫瘤免疫治療在既往藥物治療手段十分有限的泌尿系統腫瘤中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張旭院士表示:免疫治療已經成為尿路上皮癌、腎細胞癌的標準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近幾年,免疫治療在國內應用越發廣泛,這與創新藥企的崛起和努力密不可分。“替雷利珠單抗尿路上皮癌適應癥獲批,成為首個在中國獲批該適應癥的PD-1單抗,具有劃時代意義。很高興看到百濟神州正在積極擴展全球臨床研究布局,也期待看到替雷利珠單抗能盡快惠及全球患者。”
會上,各位專家還就消化道腫瘤、腫瘤骨轉移等領域和話題開展研討,并表示:中國消化道腫瘤每年新發患者超百萬,患者通常面臨診斷晚、預后差、疾病負擔重等現實挑戰,多年以來消化道腫瘤領域的創新藥物少,治療效果不佳,存在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需要更多像百濟神州這樣的創新企業注入更多力量和臨床專家共同攻堅克難。腫瘤骨轉移是越來越多患者面臨的問題,其特殊性使得多學科診療模式成為常規,讓不同瘤種、不同專業領域的醫生都能在骨轉移的診療中發揮所長,讓晚期腫瘤患者延長生存的同時,更好地維護生命尊嚴。
近年來,中國腫瘤創新藥產業的臨床研究與試驗迎來了蓬勃發展之勢。數據顯示:2015年中美歐日創新藥核心臨床試驗開展數量總數為1091,其中中國占比僅為9.3%; 到了2021年,這個總數變成了1122,但是中國臨床試驗數量為354,占比31.6%[8]。中國臨床試驗,從數量到質量,都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徐瑞華教授在會上表示:百濟神州的BEST學術會議,在推動臨床腫瘤學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們作為臨床腫瘤學會,和百濟神州長期以來精誠合作,在各個領域特別是實體腫瘤領域取得了很多進展,‘醫‘和’藥‘的合作,讓我們中國臨床診治水平走向新高度。今天的內容非常豐富,特別是一些學術大家和學術領域代表進行了一個非常好的學術交流,互相啟發、加強合作。”
吳一龍教授表示:“最近百濟神州在全球實現了一個新的突破,那就是他的澤布替尼在同伊布替尼的頭對頭研究中,證實了我們有能力成為BEST,我們一定會成為 BEST。今天大會吸引了很多院士和實體腫瘤臨床專家,我相信這類學術的交流永遠在路上,永無止境。只有通過這樣的交流,我們才能明確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找對了路走向未來,我們就有可能像百濟一樣成為BEST!”
江澤飛教授強調:“百濟神州既是民族的、自主的,又是更國際的創新藥企,像BEST這樣的會議必將帶來很好的學術氛圍,希望大家通過這樣的交流達成更多共識,推動行業進步。”
梁軍教授感嘆道:“大家需共同努力,對肝癌的免疫治療或者免疫聯合治療更加緊密地攜手,給病人帶來最好的方案、最優惠的方案。通過本次BEST大會,希望我們百愿共濟、馭勢共生!“
沈琳教授在會上表示:“此次大會在中國常見腫瘤、中國特發腫瘤及難治性腫瘤都有涵蓋,都是金子般的精華,體現了我國對疾病研究的現狀和水平,展現了研究者們對這些疾病的看法和未來預測,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百濟神州在整個腫瘤領域的布局,以及對中國腫瘤研究的巨大推動和引領作用,甚至在很多腫瘤領域已至國際前沿。我們期待未來大家能和百濟神州這樣的企業繼續合作,解決全球腫瘤治療共同的難題。”
百濟神州在產品管線布局上聚焦腫瘤領域,在實體腫瘤是目前覆蓋治療領域最多的創新企業之一。汪來博士表示:百濟神州12年征程至今,一直秉持以患者為先、科學為本的理念,希望能夠引領整個生物制藥行業的變革,研發出有效并可及的創新藥物。除了百濟神州一直聚焦的血液腫瘤和實體腫瘤領域外,近年來,我們已開始進入免疫腫瘤和免疫炎癥領域,并期待在未來十年中有更多、更復雜的有效藥物進入臨床階段。我們希望和各位研究者繼續開展進一步的深入合作,幫助這些藥物盡早惠及中國患者并造福全世界。“
吳曉濱博士表示:“得益于創新企業同臨床醫生互動的增強,醫學轉化的速度也在大幅提升,使得我們老百姓和患者體驗到了中國創新藥的速度、親民的價格和高度的品質。百濟神州一直大力支持臨床醫生開展學術討論,也同許多專家一起以研究者發起的研究方式探索創新治療方案。我們有幸見證到越來越多的由中國學者牽頭的研究,登上了國際的舞臺,讓中國智慧惠及全球學術界;同時他們也將國際前沿的研究成果帶回國內,繼續指導創新企業開展臨床試驗的思路。未來,百濟神州要繼續和各位臨床專家攜手并肩,不斷探索創新治療方案,共同為我國患者、為全球患者貢獻中國的力量。”
*本材料涉及的產品信息僅作科學信息交流目的,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藥品處方請參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藥品說明
[1] WHO 2020 腫瘤疾病負擔報告
[2]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1, 31 (6): 490-500.
[3]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子宮頸癌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1, 31 (6): 474-489.
[4] 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子宮內膜癌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J]. 中國癌癥雜志, 2021, 31 (6): 501-512.
[5] Zhou M,Wang H, Zeng X, et al. Mortality,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199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 2019, 394(10204):1145-58.
[6] Chen W, Zheng R, Baade P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115-32.
[7] https ://gco.iarc.fr/today/data/factsheets/cancers/ll-Liver-fact-sheet.pdf.
[8] 醫藥魔方 Pharma Go數據庫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要聞速遞:第四屆百濟神州實體腫瘤高峰論壇2022-10-23
- 新研究:選擇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形成的2022-10-23
- 頭條:科學家揭開蚊子如何聞到人類氣味的神2022-10-23
-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約580光年的地方發現一2022-10-23
- 俄國家航天集團:“球體”衛星群首顆衛星已2022-10-23
- 天天報道:4.39億年前的牙齒化石顛覆了人們2022-10-23
- 天天動態:招商輪船季報:雜毛不雜,巨輪遠2022-10-23
- 天天消息!商業銀行區域版圖分析:經濟強則2022-10-23
- 天天時訊:[視頻]看科學家如何將純凈水變成2022-10-23
- 世界即時:科學家發現世界上第一張已知星圖2022-10-23
- 美國一名高中生完成神仙魚基因組測序2022-10-23
- 【世界新要聞】夢天實驗艙本月發射 中國空2022-10-23
- 李銀環代表: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更好2022-10-23
- 前沿熱點:江西大際村村民收割水稻2022-10-23
- 世界今頭條!蘭臻代表:堅定教育為人民服務2022-10-23
- 快資訊:物理學家對質子結構異常現象感到疑2022-10-23
- 環球最資訊丨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目光投向2022-10-22
- 醫生說:專家支招秋冬季節呼吸道傳染病預防2022-10-22
- Nature刊發華人教授鋰電新研究: 充電11分2022-10-22
- 丘棟榮雖好,可不要貪杯哦2022-10-22
- 天聊 | 讓興趣改變生活現狀,體驗精彩人生!2022-10-22
- 熱訊:馬斯克:全球經濟衰退或持續到2024年2022-10-22
- 環球微資訊!漲薪有望?寧德時代前三季暴賺2022-10-22
- 熱點!秋冬季節如何擺脫痘痘的困擾?醫生給2022-10-22
- 焦點精選!我國將進行載人月球探測 建設月2022-10-22
- 環球今亮點!NASA已成立16人專家團隊就UFO2022-10-22
- 天天視點!芝加哥大學研究探討自身抗體如何2022-10-22
- 訊息:NASA宇航員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模擬2022-10-22
- 微頭條丨載人登月、火星采樣不是終點 中國2022-10-22
- 全球熱資訊!揭秘“氫能密碼”,現代汽車集2022-10-22
- 中國綠色農業收到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違規信函 稱其未按10-K表提交本財年年度報告
- Snap股價暴跌25%創一年新低 第三季度凈虧損3.595億美元
- 12月取暖油下跌3.8%至每加侖3.7568美元
- 斯塔斯?賓塔斯:目前銅市場的庫存可滿足全球消費4.9天
- 12月鈀價上漲84.10美元 至每盎司2,079.60美元漲幅4.2%
- 標普500指數下跌4.46點 跌幅0.12%報3690.70點
- 全美規模最大的100家貨幣市場基金平均收益率攀升至2.77%
- 貝萊德減持 比亞迪回應:是股東的自由選擇 曾嘗試溝通
- 歐洲人會愛上中國電動車嗎?蔚來比亞迪發力歐洲市場
- iOS16.1公開測試版上線:微信靈動島來了?
資訊
焦點
- Meta市值縮水至2017年水平 扎克伯格身價排名跌出全球前十
- “雙11”成立自營物流公司 菜鳥回應:消息不實
- 瑞信(CS.US)CEO發表備忘錄 試圖讓市場相信其財務穩定性
- 財務大臣重申捍衛日元立場 日本央行9月政策會議摘要提及政策轉向
- 英國迎來黃金搶購潮 新政府“迷你預算”刮起恐慌風暴
- 高盛:美國家庭和外國投資者將分別凈拋售1000億美元股票
- 違約概率飆升至至少10年來最高水平 百年銀行巨頭瑞信被傳“爆雷”!
- 美聯儲在加息速度問題上已現分歧 市場Q4能否扭轉頹勢?
- 進一步加碼全球黃油市場 威士蘭乳業收購新西蘭乳企Canary Foods
- 國際能源署警告:歐洲在今年冬天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天然氣短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