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兩年綜改轉型的車險市場,正在迎來強大的入局者。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企業名稱申報登記公告,“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赫然名列其中。寶馬也成為了今年第三家籌劃進軍保險業的車企。
(相關資料圖)
車企“涉險”并不新鮮。早在2011年,廣汽集團等大型企業發起成立眾誠汽車保險,成為國內首家由汽車制造商牽頭的專業汽車保險公司。2012年,一汽集團成立鑫安汽車保險。2015年,上汽集團成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
但新能源車企加速了主機廠“涉險”的步伐。小鵬汽車、特斯拉,以及蔚來、比亞迪通過設立中介公司的方式,已經或正在開展保險業布局。
財險市場正在面臨怎樣變局?券商中國記者近日采訪了相關主機廠旗下機構、以及財險行業資深人士。多位業內人士分析,主機廠商紛紛 “涉險”,并不只是短期利益分配問題,更預示著車險市場變革將至。
汽車產業升級的必然趨勢
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戰略規劃總監李英祺認為,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國家戰略,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汽車產業變革的步伐。實際上,從汽車行業本身發展階段來說,也已經到了從跑馬圈地轉向精耕細作的階段。
“在第一階段,實現居民用車的快速滲透是主機廠商的主要目標,這時市場競爭拼的是廠商生產制造能力和渠道分銷能力。”李英祺說,現在汽車產業已經發展到了第二個階段,即隨著汽車銷量整體放緩,行業開始進入差異化發展階段。這一階段,車企開展注重存量客戶留存轉化,專業化運營和更優質的服務成為關注重點。
他認為,車企以前的合作模式是合作商模式,現在有更多動力與客戶產生聯系。車企正在構建汽車生態、完善一站式服務方面展開探索,除了造車、賣車,還會關注客戶的綜合服務需求,金融保險則是其中一環。
基礎平臺技術已經就緒。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我國互聯網科技發展已領先其他國家,各類互聯網平臺和技術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為汽車營銷模式變革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基礎。
新能源車企在這方面的探索尤其深入,通過全鏈條介入生產、銷售及修理等多個環節,新能源車企與消費者建立了更加直接的聯系。同時,通過造車時植入軟件,不僅更易將新能源車前、中、后端翔實數據留存下來,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設計更多符合消費者意愿的產品,以及附加服務。
“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更加關注是通過數據、運營來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增加客戶與品牌的互動和黏性,以此提升車企美譽度和感受度。”李英祺表示,未來車企會更重視保險對于品牌的價值,更多的以品牌名義給客戶提供從車險出單到續保服務,再到理賠報案等全流程的保險相關服務體驗。
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王民也認為,隨著汽車產業發展升級,對于大型車企來說,如何能夠整合資源為本業服務是重中之重。車企通過設立經紀公司,不僅可以增強客戶黏性,增加中間收入,同時還可以將保險嵌入到企業的客戶服務全流程中,建立起更加符合自身需要的生態體系。
“這也是國際慣例,不少世界五百強企業都有自己的保險經紀公司,甚至有自己的自保公司。”王民說。
同時,車企設立自己的保險經紀公司,也符合車企對于自身風險管理的需要。國外不少大型企業都有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甚至設立了單獨的保險部門和崗位。
王民認為,通過自設經紀公司,在保險產品的開發和設計上可以擁有更多話語權。例如,車企掌握著汽車方面的重要數據,如果能夠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通過保險公司定制、開發產品,會比單向地向保險公司購買現有產品更符合風險管理需求。尤其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出現,都對風險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出了更多挑戰。
保險公司需重塑核心價值
保險公司會不會從車險產品的提供者變成配角,即出單公司?至少在短期內,保險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仍然具有核心競爭力。
李英祺認為,保險公司的核心價值依然存在。現在大多數車企仍然采用中介公司的模式進入保險行業,其中除了牌照更易獲得之外,也有成本等因素的考量。保險公司的專業化能力短時間不會被替代,在數據分析能力、前端定價能力、理賠服務能力等方面,保險公司更專業。
不過,未來保險公司和車企的合作模式會發生重要變化,保險公司需要進一步優化定位,不僅賣保險,更要關注車企需求,同時搭建更加完善的客戶運營、數據分析和服務能力,從產品供應商變成服務運營商,將產品能力轉為服務能力。
旭輅科技創始人張作元曾在大中型保險經紀公司從業多年,在他看來,車企“涉險”預示著財險市場變革將至。“個人認為今后的3-5年,是車險營銷新模式的確立過程,我們會看到主機廠會作為車險的發起方,占據一定的主導地位。”張作元說。
在他的預想里,未來車險銷售模式可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后買新車時可能會有個附帶的OFFER。或許今后車險本身也會大變樣,除了法定的一些險種(保險責任)外,其它的很有可能從車險條款里消失,從而以非車險的面目出現,例如責任險。
張作元同時認為,車企紛紛“涉險”,雖然離不開戰略轉型考量,但也反映了保險公司與主機廠存在深刻博弈。博弈主要原因是利益(綜合成本),集中反映在前端的中介費用和后端的理賠定損。
具體而言,主機廠是保費的輸出方和新客戶的來源方,占據了一定的優勢地位。前端而言,主機廠直接輸出保費(新保+續保)當然希望獲得更高的、穩定的中介費用,來獲得直接利益。保險公司則需要考慮市場份額、渠道平衡、銷售成本、合規等諸多因素。
從后端來說,以往保險公司的推送修是主機廠售后的主要業務和利潤來源,保險公司輸送的維修體量和定損價格標準則直接關系到主機廠售后的生存。隨著新能源車的高速發展,主機廠在配件、維修上話語權太強,特別是電池這塊,傳統模式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張作元對于這種發展趨勢仍有疑慮。“總體而言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但長遠來說對車主是利還是弊還有待考證。車企自建專屬的保險通道,理論上是可以更專業、更高效率的服務車主的,但如果僅僅是看中保險中介費用、進一步掌握理賠時對保險公司的話語權,那反而會侵害車主利益。”
多位行業的人士的一致看法是,保險行業價值難以取代,但實現價值的路徑可能發生變化。對于保險公司來說,角逐車險是一場不進則退的命運攸關之戰。
一位擁有多年財險公司高級管理經驗的行業資深人士分析,未來,車險提供商可能主要有三類:一是大型保險公司,其擁有品牌、服務優勢,可以為巨大的車險存量市場和未涉足保險行業的車企提供服務;二是主機廠作為車險的發起方占據一定主導地位,保險公司也許會更多充當配角(出單公司);三是專注于細分車險領域的特色保險公司。
當然,正如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評價特斯拉進軍保險業務時說,汽車公司開展保險業務的難度不亞于保險公司去做汽車。車企進軍保險行業,不會都是一帆風順。
但是從發展趨勢來看,保險公司在車險領域的話語權勢必會受到更多挑戰。保險公司需要勤練內功,在精細化管理和特色經營方面下功夫,建立核心競爭力,以應對可能到來的行業巨變。
校對:楊立林
關鍵詞: 這一市場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世界視點!攪動7000億車險市場!寶馬、比亞2022-09-25
- 環球熱頭條丨博雷頓無人駕駛CTO全思博:自2022-09-25
- 全球觀察:四川涼山州強降雨 緊急轉移4740人2022-09-25
- 環球通訊!有生之年:本月即將迎來無需望遠2022-09-25
- 天天報道:豪擲150億,這家房企拿下三宗熱門2022-09-25
- 環球信息:有序航行2022-09-25
- 當前關注:抖空竹 賽技藝2022-09-25
- 天天熱議:避諱字能否為《蘭亭序》真偽添一2022-09-25
- 當前快播:國貨崛起:擁抱直播 彎道超車2022-09-25
- 天天快消息!歐洲人買爆中國電熱毯,工廠242022-09-25
- 焦點快播:20年的大周期:中國船舶投資邏輯2022-09-24
- 天天頭條:無印良品商業詆毀被訴判賠10萬 2022-09-24
- 今日要聞!木星與地球9月26日“相會” 大約2022-09-24
- 天天動態:“行星搶劫案”:天文學家發現恒2022-09-24
- 【天天熱聞】更少的副作用:科學家發現一個2022-09-24
- 聚焦:令人驚訝的發現:細菌會懲罰“害群之2022-09-24
- 全球播報:iPhone 14發售一周銷售數據曝光2022-09-24
- 速訊:人工智能是如何被用來拯救鯨魚的?2022-09-24
- 【焦點熱聞】法盛投資管理ESG投資全球主管2022-09-24
- 焦點熱文:短債基金密集限購2022-09-24
- 當前播報:探索木星的同時“天問四號”任務2022-09-24
- 天天新動態:青海湖秋季遷徙水鳥數量超23萬2022-09-24
- 今日播報!統計局:9月中旬無煙煤環比上漲8.9%2022-09-24
- 世界聚焦:安徽銀保監局局長周家龍:轄內銀2022-09-24
- 全球觀速訊丨苗圩:中國仍將是全球最具有潛2022-09-24
- 每日視點!陳文輝: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切2022-09-24
- 世界速看:陳文輝:放眼長遠,從底層邏輯發2022-09-24
- 全球新資訊:影響多達21.6萬項研究:流行的2022-09-24
- 世界新消息丨南極康科迪亞研究站工作人員拍2022-09-24
- 【世界報資訊】我國科學家成功繪制中國豌豆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