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我還要再去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帶上家人一起,看看那里的雪山,探望因中醫結緣的老朋友。”三亞市中醫院中醫護理特色門診護士劉萍萍,近日談起在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工作的經歷時,懷念之情寫在臉上。
三亞市中醫院是國內首批、海南唯一的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2017年12月,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掛牌成立,通過派駐中國醫務人員,為海外民眾提供中醫診療服務。對于身體健康的樸素追求,使得中醫成為中哈兩地民心相通的橋梁。
2017年12月,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掛牌成立。(資料圖)(三亞市中醫院供圖)
成立中醫中心為哈民眾提供在地服務
三亞中醫出海可追溯至20年前。全國名中醫、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主任薩仁介紹,21世紀初,三亞旅游業快速發展,溫暖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大量外國游客,他們在休閑度假的同時,開始接觸三亞中醫藥服務,其中俄語地區游客最多。
“窺探到市場需求,三亞市中醫院在全國首創中醫療養游,面向外國游客提供康養服務。”薩仁回憶說,2004年10月,三亞市中醫院與哈薩克斯坦的航空公司圍繞中醫療養開展合作。同年11月,哈薩克斯坦中醫療養旅游團的百余名客人乘坐包機抵達三亞。
國家政要、文化名人、普通游客……隨著服務的外國患者越來越多,三亞市中醫院也發現了為“候鳥式”患者提供服務的短板:外國患者在三亞的時間有限,無法開展長期治療;外國患者大多青睞針灸、推拿等中醫非藥物療法,回國后這些治療難以為繼……
“所以,我們覺得有必要走出去,在哈薩克斯坦建中醫藥中心,傳播中醫藥文化,為那里的患者提供在地服務。”薩仁說,至今,已有五批醫務人員在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常駐開診。
薩仁曾帶領首批醫務人員在阿拉木圖工作近8個月。“一開始也擔心,文化背景不一樣,在異國他鄉開設中醫中心能不能被當地人接受。事實證明,只要療效好,外國人對中醫的接受度也很高。”薩仁笑說,一些曾在三亞治療過的俄語地區患者甚至專程來阿拉木圖中醫中心治療。
6月28日,在哈薩克斯坦三亞市中醫院阿拉木圖中醫中心,三亞市中醫院的醫務人員為當地民眾進行針灸治療。(資料圖)(三亞市中醫院供圖)
中醫中心架起兩地民心相通“健康橋”
劉萍萍是三亞市中醫院派往阿拉木圖中醫中心的首位護士,她帶著耳穴壓丸、火龍罐、雷火炙、虎符銅砭刮痧等中醫療養技術所用到的器具,于今年4月下旬抵達阿拉木圖,開始長達3個月的異國中醫診療工作。
劉萍萍說,哈薩克斯坦氣候偏冷,當地人喜歡吃羊肉、馬肉等,體質偏燥熱,“通俗講就是比較容易上火,我們會根據當地人的體質和飲食習慣給出治療建議,通過拍打經絡、按壓穴位、食用藥膳等方式進行改善。不用吃藥就能讓身體舒服輕松起來,他們覺得這很神奇”。
在阿拉木圖工作的過程中,劉萍萍深刻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比如通過刮痧進行中醫治療時,痛感會比較明顯,有的人接受不了,有的人覺得體驗感很棒。“這是在國外開展中醫治療的特點,要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中醫的原理,進而接受中醫、愿意體驗中醫。”劉萍萍說。
科技加盟助力中醫文化交流
盡管阿拉木圖中醫中心的成立為當地民眾就診提供便利,但醫療力量不足的問題仍需改善。為此,三亞市中醫院于2023年底引入AI中醫遠程會診平臺,可遠程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四診合參和實時脈象傳輸。相隔4000多公里,薩仁在三亞也能為阿拉木圖的患者提供醫療評估和診療建議。該平臺還將被用于中醫遠程教學和知識普及等領域。
阿拉木圖中醫中心的建立也完善了中醫人才培養機制。9月16日至17日,三亞市中醫院將組織醫務人員在阿拉木圖開展中醫藥文化推介會,普及日常保健手法,開展專家現場診療活動。會后,三亞市中醫院的醫務人員還將前往哈薩克斯坦的多所高校及醫療機構,探討中醫科研、教學及臨床治療等事宜。(完)
關鍵詞: 三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