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 陳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簡稱《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發布會,就《方案》有關情況進行解讀。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唐芳林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有集體林地25.68億畝,占林地總面積的60%,分布在2600多個縣,涉及到1億多農戶。集體林是提升碳匯的重要載體,是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基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資源。中國高度重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200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集體林改就此在全國推開,經過各地各部門接續努力,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唐芳林表示,為了進一步激發集體林業發展活力,更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還需要持續深化。根據中央有關工作安排,國家林草局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起草并印發了《方案》。
據介紹,《方案》明確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加快推進“三權分置”、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切實加強森林經營、保障林木所有權權能、積極支持產業發展、探索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8項主要任務,以及組織領導、試點探索、隊伍建設、監督考核等4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唐芳林表示,《方案》重點圍繞“穩、活、融、試”,對深化集體林改作了系統部署。
一是堅持穩字當頭,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集體林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讓林農真正吃下長效“定心丸”。
二是聚焦激發活力,放活林地經營權,引導林權流轉,培育規模經營主體。盤活森林資源資產,暢通林權融資渠道,引入金融活水。完善森林經營管理制度,實施興林富民行動,讓林區煥發出新的生機。
三是突出融合發展。推進森林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資源管理和產業發展相融相長,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深度融合、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有效轉化、生態美和居民富有機統一。
四是支持先行先試。鼓勵地方和基層積極探索,支持福建、江西、重慶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精耕細作一批改革“試驗田”。(完)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國務院印發文件 明確在未來五年基本建成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
- “聯合起來,消除病恥” 2023世界精神衛生日綠絲帶系列活動舉辦_速訊
- 全球速遞!別把研究生換導師想得那么敏感
- 商務部:促進政策溝通和戰略對接,保障“一帶一路”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速訊
- “雙城記”邁向“同城化” 陜西西咸新區多舉措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
- 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800萬輛 機動車駕駛人達5.2億 視點
- 環球快播: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節后或顯現相對韌性,做好防守反擊準備
- 臺風“小犬”減弱為熱帶低壓 粵沿海部分市縣仍有較明顯風雨
- 駐馬店開發區金河辦事處小界牌社區開展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宣傳 世界速讀
- 【共享經驗 共促提升】遂平縣檢察院到泌陽縣檢察院開展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