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北方為例,五月份左右播種,種子是上年收獲的馬鈴薯,切成塊狀,每塊保留一個芽眼。
2、十天左右出芽,兩三個月地下開始結小馬鈴薯,地上部分開花,中途要中耕除草兩次,十月左右成熟收獲.馬鈴薯,又名洋芋、土豆、 山藥蛋,是世界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資料圖)
3、僅次于稻、麥和玉米。
4、在我國馬鈴薯的種植面積近年約4500萬畝,居世界第一位。
5、馬鈴薯在全國各省(市)均有栽培,尤其在北方冷涼地區和西南山區種植更廣泛。
6、四川是馬鈴薯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200萬畝發展到現在的450萬畝(含春、秋兩季,不包括重慶市),其大面積畝產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
7、馬鈴薯營養全面,價值高,耐貯且貯存時間長,是農村人民改善食品結構,居民進行保健的好食品。
8、近年來隨著馬鈴薯加工業的發展和農業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馬鈴薯間套、秋冬作和復種面積不斷擴大,馬鈴薯業已成為四川省日益重要的糧、菜、飼料和加工原料等重要的作物。
9、 第一節 馬鈴薯生長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一、 溫度 馬鈴薯生長發育需要較冷涼的氣候條件,因它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區,年平均氣溫5度-10度,最高平均氣溫24度左右。
10、我國的西南山區、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區,接近馬鈴薯原產地的氣候條件。
11、不過馬鈴薯栽種經過多年的人工選擇,已有早、中晚熟期不同的品種類型,在多種氣候條件下可以種植。
12、但畢竟馬鈴薯植株和塊莖在生物學上對溫度的反應有其自然特性,所以,栽培馬鈴薯時,了解這些情況非常重要。
13、 植株對溫度的反應 播種的馬鈴薯塊莖在地面下10厘米深的土溫達7度~8度,幼芽即可生長,10度~20度時幼芽茁壯成長并很快出土。
14、播種早的馬鈴薯出苗后常遇到晚霜,一般氣溫降至-0.8度時幼苗即受冷害。
15、氣溫降到-2度時幼苗受凍害,部分莖葉枯死、變黑,但在氣溫回升后還能從節部發出新的莖葉,繼續生長。
16、植株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1度左右,于42度高溫下,莖葉停止生長,氣溫在-1.5時,莖部受凍害,-3度時莖葉全部枯死。
17、開花最適溫度為15度到17度,低于5度或高于38度則不開花。
18、開花期到-0.5度低溫則花朵受害,-1度使花朵致死。
19、當然,因品種的抗寒性不同,對溫度的反應也有差異。
20、但在了解馬鈴薯植株生長與溫度的關系后,對加強田間的管理,保證馬鈴薯獲得高產,具有生要意義。
21、 2、 塊莖對溫度的反應 馬鈴薯塊莖生長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7度到19度,溫度低于2度和高于29度時,塊莖停止生長。
22、在生產實踐中常遇到兩種塊莖生長反常現象。
23、 第一種現象是播種 快莖上的幼芽變成了塊莖,也稱悶生薯或夢生薯。
24、這種現象是由于播種前塊莖貯藏條件不好,窖溫偏高。
25、窖溫在4度以上,塊莖休眠期過后即開始發芽。
26、有的窖溫在10度以上,塊莖上芽子長得很長,把塊莖生芽去掉后播種,塊莖內養分向幼芽動轉移時遇到低溫,幼芽沒有生長條件,所以又把養分貯藏起來形成了新的小塊莖。
27、如果播種時塊莖不發芽或只是開始萌芽而不生長,待溫度升高后才正常生長,這樣就不會產生塊莖。
28、第二種現象是在塊莖遇到長時間高溫時即停止生長,待澆水降雨后土壤溫度下降,塊莖又開始生長,即二次生長。
29、在這種條件下有的塊莖像啞鈴,有的像念珠狀,出現多種畸形。
30、當然,這種現象與品種是否耐高溫有很大關系。
31、對高溫敏感的品種遇到干旱缺水,土壤溫度升高時,二次生長塊莖特別多,而耐高溫品種可不出現或很少出現地面變成枝條,這就會嚴重影響產量或降低塊莖品質。
32、對這類品種要及時灌溉降低土溫。
33、 二、 水分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必須供給足夠的水分才能獲得高產。
34、馬鈴薯的需水量與環境條件的關系密切而復雜。
35、特別是與馬鈴薯葉片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植株所處的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施用的肥料種類與數量以及田間管理、種植的品種等,都有很大關系。
36、研究結果表明、馬鈴薯植株每制造1公斤干物質約消耗水708升。
37、在壤土上種植馬鈴薯時,生產1公斤干物質最低需水666升,最高1068升,而在沙質土壤種植馬鈴薯的需水量1046~1228升。
38、一般每畝生產2000公斤塊莖,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和干物重20%計算,每畝需水量為280噸左右。
39、馬鈴薯生長過程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是孕蕾至花期,盛花期莖葉的生長量達到了最高峰。
40、這段時間水分不足,會影響植株發育及產量。
41、從開花到莖葉停止生長,這一段時間內城莖增長量最大,植株對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會妨礙養分向塊莖中輸送。
42、 另一方面,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無機元素都必須溶解于水后,才能全部吸收。
43、如果土壤中缺水,營養物質再多,植物也無法利用。
44、同樣,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刻也離不開水,如水分不足,僅影響養分的制造和運轉,而且會造成莖葉萎蔫,塊莖減產。
45、所以,經常保持土壤有足夠的水分是馬鈴薯高產的重要條件。
46、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比較合適。
47、土壤水分超過80%對植株生長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超過24小時,塊莖易腐爛。
48、積水超過30小時塊莖大量腐爛,超過42小時后將全部爛掉。
49、因此,在低洼地種植馬鈴薯要注意排水和實行高壟栽培。
50、 三、 土壤 馬鈴薯對土壤適應的范圍。
相信通過土豆的生長過程圖片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世界熱頭條丨?駐馬店市驛城區朱古洞鄉: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為鄉村振興提供“水動能”
- 駐馬店市生態環境局新蔡分局組織開展“悟思想”學紀守紀交流活動
- ?泌陽縣泌陽河“美麗河湖”建設成效顯著 全球即時看
- 世界觀熱點:鄧州市法院開展“送法進軍營”活動
- 世界觀天下!汝南縣“愛心粥”志愿服務項目榮獲河南省項目大賽二等獎
- ?西平縣柏苑街道開展2023年紀律教育宣傳月“明紀律,鑄忠誠”集體學習
- 世界熱門:?息縣縣委書記、縣政府縣長管保臣調研城區項目建設情況
- 環球熱議:多地陸續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哪些人可以多漲養老金?
- 全球動態:win10復制文件很慢沒反應怎么辦?win10復制文件需要管理員權限怎么辦?
- 65歲老人能存三年定期嗎? 老年人存定期要注意些什么?_焦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