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5日,在焦作市修武縣公共交易中心電子開標室,5家外地投標企業通過“不見面開標系統”在線實時參與修武經開區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開標,并順利完成此項目的“云競標”。
“過去紙質化現場評標,時常紙片亂飛。項目多時,樓道排隊一等就是大半天的。遇投訴復評,項目還會拖上兩三個月。現如今,不見面‘云開標’、全過程‘云留痕’,大大降低企業成本,投標企業放心,招標單位也安心。”該中心工作人員張新興介紹說。
今年以來,修武縣扎實推進“互聯網+公共資源交易”深度融合,著力構建公共資源交易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格局,不斷創優營商環境。
強化平臺建設。全面實現“電子化開標+網絡遠程異地評標”全覆蓋,扎實推進“無紙化”投標,常態化開展招投標項目遠程異地評標和不見面開標。參與該縣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企業和專家,可遠程完成投標活動和項目評審工作,整個交易過程規范有序、全程留痕、可查可溯。自1月份以來,開展遠程異地評標50余次,進場項目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率達100%。
提升服務效能。積極為企業松綁減負,取消政府采購類項目保證金及電子化交易項目文件費繳納,推行“信用+承諾”準入制,中小企業可用書面承諾代替證明資料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工程相關服務類項目以信用承諾函免繳投標保證金。1月份以來,35家供應商享受“信用承諾函”,免繳保證金37.6萬元,切實提高企業參投積極性,吸引了更多外地企業來修發展。
優化市場環境。全面推行招標文件公平性審查制度,由招標人按照一標一審,將書面審查結論作為招標公告附件同步在網上對外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為潛在投標人提供平等參與競爭的交易環境,切實保障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招投標活動。截止目前,已對14個項目實施招標文件公平性審查。
創新監管方式。加強項目風險研判,對重點項目、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創新推出邀請“社會監督員”參與交易活動監督,同時,推進線上受理處理異議、投訴,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切實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張中華 趙蕓/文圖)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