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幕山水入戲 沉浸式山水演藝《風起巴山》以文藝賦美鄉村
2025-03-31 13:57:1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 |
2025-03-31 13:57:1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編輯: |
沉浸式山水演藝《風起巴山》。羅英杰 攝
依托黎壩鎮層疊梯田的天然弧度與蒼翠山谷的立體聲場,該劇將鎮巴民歌、陜南民俗等非遺元素融入山水實景。春之序曲《山歌迎賓》中,油菜花海間百人山歌陣,以原生態多聲部民歌編織迎賓盛景;夏之華章《綠的交響》里,非遺薅草鑼鼓與現代音樂碰撞出農耕文明的力與美;秋之禮贊《金的節奏》在陽光下呈現打連枷聲浪與稻浪共舞的豐收奇景;冬之情書《紅的濃情》則通過圍爐陜南說唱,在吊爐光影間訴說巴山兒女的熾熱情懷。
該劇將傳統山歌改編為交響詩篇,農耕器具轉化為舞蹈道具,古法技藝開發為體驗課程,民俗節慶升級為常態展演,鄉土美食植入情景劇環節。這種"專業團隊+本土力量"的共創模式,讓鎮巴民歌等文化遺產從“靜態保護”邁向“活態傳承”。
沉浸式山水演藝《風起巴山》。羅英杰 攝
作為陜西省“鄉村文化建設”與“文旅融合”的標桿項目,《風起巴山》構建起“演藝+產業”的文旅經濟鏈。通過"游田園、賞非遺、觀大戲"的全時段消費場景,不僅帶動周邊民宿、餐飲、農特產銷售,更吸引文化學者、藝術家駐村創作,培育出"文化能人+村民+游客"的鄉村文化生態。
這部山水人文盛宴,既是對巴山精神的立體詮釋,更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正如總導演所言:“我們讓沉睡的山水成為舞臺,讓樸素的民謠成為史詩,讓每位游客在四季流轉中觸摸陜南文化的溫度,見證新時代鄉村的蓬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