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官皓然 攝(國家林草局供圖)
坎布拉世界地質公園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總面積3149.34平方公里,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與中國一、二級階梯地貌過渡帶。公園完整保存了三個重要地質時期的地層構造和印支期、燕山期巖漿活動記錄,其中隆務河三疊紀深海相沉積地層剖面以清晰的演化序列成為國際學界研究古特提斯洋洋陸轉換的“地質教科書”。園區內罕見共存隆務峽超基性巖體、壯麗丹霞地貌及黃河景觀,既是研究大地構造演化、洋陸轉換的絕佳之地,是滄海變桑田的真實見證,也是研究黃河上游巨型滑坡與氣候變化的天然博物館。此外,公園深度融合非遺熱貢藝術與羌藏民俗文化,形成“地質-生態-人文”協同保護模式,是全球罕有的集高精度地學研究、多元文化體驗與高原生態保護于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云陽龍缸天坑巖溶地貌地質遺跡(國家林草局供圖)
云陽世界地質公園位于重慶市云陽縣南部,總面積1124.05平方公里,地處長江三峽庫區腹地。公園以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群為主要特色,擁有長達18.2公里的“世界恐龍化石長城”和世界最大的侏羅紀單體恐龍化石墻,串聯了亞洲侏羅紀恐龍的演化歷程,填補了世界恐龍演化序列空白,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此外,云陽兼有龍缸天坑喀斯特地貌,大靈貓、小靈貓等珍稀生物資源,也是云陽掌突蟾新物種的棲息地,更與張飛廟、磐石城等歷史文化遺產和土家族民俗文化深度交織,形成全球獨特的恐龍演化-喀斯特地貌-生態人文協同保護體系,詮釋了地球科學與人類文明的共生價值。
2015年,為進一步保護全球地質遺產和自然景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批準了“國際地球科學與地質公園計劃”,設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截至目前,全球共有世界地質公園229處。
凡本網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茶葉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茶葉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