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來源:新華網 2025-03-16 10:03:30
從鄭州向東,一條綿延數十公里的沿黃生態廊道如同一條翡翠玉帶,串聯起中牟新區(中牟縣)的黃河濕地、灘涂與農田。這里曾經是生態脆弱的“黃泛區”,如今的沿黃生態廊道,兩側蘆葦叢生、桃花盛開,木棧道蜿蜒穿行其間,觀景臺、生態驛站點綴其中。據統計,2024年沿黃生態廊道(中牟段)累計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突破6000人。
這條生態廊道的蛻變,源于中牟新區(中牟縣)對黃河岸線的系統性改造。拆除違建建筑、清理河道淤泥、種植生態林帶,打造出“綠道+濕地+農田”復合景觀。“過去這里垃圾多,鳥類少,現在生態環境好了,鳥兒們都愿意來這兒安家!”參與巡護的村民張勇說,“政府不僅治理了環境,還讓我們參與巡護,腰包也鼓了。”
“2020年冬天,我在濕地蹲守了三天,終于拍到了黑鸛群!”洛陽觀鳥達人陳錦興奮地說,“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在我們也能見到!”據縣林業局監測,2024年黃河濕地鳥類種類達290種,較2019年增長71%,其中珍稀鳥類黑鸛單日最大集群量達8只,大鴇單日最大集群量突破100只。
“中牟黃河濕地的變化,是河南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縮影。”中牟新區黨工委書記丁文霞表示,在黃河生態保護工作中,中牟始終堅持“生態紅線不可破”,確保黃河濕地的生態系統完整性。同時,進一步完善沿黃廊道的生態服務和科普教育功能,積極推動生態旅游等產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茶葉月報,轉載請注明"來源茶葉月報“。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茶葉月報)"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