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看,國投泰康信托為北京市一位老人及其自閉癥子女設立了不動產信托,幫助老人實現“生前養老照護”與“身后守護子女”的目標,促進信托成為親情與責任的載體;外貿信托則為北京市一位中年市民專業化定制不動產信托,將物流倉儲設施登記為信托財產,并根據其意愿將信托收入的50%定向用于慈善捐贈,構建了新時代“不動產+慈善+養老+傳承”四位一體的信托服務模式。
記者獲悉,2024年12月,北京金融監管局會同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聯合印發《關于做好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的通知(試行)》(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率先打通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路徑。
“2025年4月2日,通州區及昌平區不動產登記中心同時完成‘雙首單’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項目。這一創新實踐標志著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工作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北京金融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朱衍生在4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通知》印發后,北京金融監管局加大力度促進實踐案例落地,與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等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合力解決問題。同時,鼓勵轄內信托公司先行先試,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加緊推動首單案例落地。
近年來,我國不動產信托業務不斷發展,信托財產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該項業務長期面臨不動產僅能登記在信托公司名下,不能與信托公司自有財產相區分的問題,難以真正實現信托風險隔離功能,影響信托行業充分發揮服務民生作用?!锻ㄖ返某雠_,在全國范圍內首次以專項文件的形式明確了不動產信托財產的登記路徑和辦理流程,實現了可將不動產登記為信托財產的效果,解決了潛在的權屬糾紛,保護了信托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業務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動產信托是指委托人依法將其不動產轉移給信托機構,由信托機構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名義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的信托業務。北京某知名律師事務所相關負責人認為,未來,財富管理專業領域的律師可根據委托人的財產配置及需求,靈活選擇傳統的保險與資金類信托及不動產信托,為委托人定制財富傳承方案,規避可能發生的繼承風險、債務風險、婚姻風險及稅務風險,以保證傳承順利進行,確保子女后代能夠平穩實現財產與權利的接替,實現委托人的傳承目的及愿望。
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信托資產規模余額為27萬億元,信托行業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子行業之一。
北京市通州區區長助理、政府特聘專家林巍表示,試點案例以受益人是自閉癥患者的特殊需要信托的方式在通州區落地,不僅標志著通州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且表明不動產信托是“普惠型財富管理載體”。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昌平分局局長賈欣表示,此次案例的成功落地,不僅盤活了存量資產,更實現了養老規劃、慈善捐贈、資產增值管理等多重目標。
記者了解到,北京試點案例的成功落地將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和引領作用。下一步,北京金融監管局將持續加強政策支持與業務指導,鼓勵轄內信托公司積極參與不動產信托,拓展業務場景,優化業務模式,充分發揮服務信托制度優勢和社會價值,在養老金融、財富傳承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